下载此文档

【人物介绍】张爱玲.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爱玲一个女人一座城市一种文化张爱玲初名:张瑛出生地:上海婚姻:胡兰成(中)(1944—1946) 赖雅(美)(1956—1967)主要作品:《金锁记》《十八春》《倾城之恋》《传奇》《张看》……-,1920年9月30日出生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原籍河北丰润。家世背景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字逸梵)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张爱玲1924年开始私塾教育,学习四书五经,有了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曾祖父李鸿章曾祖母赵小莲祖母李菊耦祖母李菊耦祖父张佩纶姑姑张茂渊父亲张廷重父亲张廷重母亲黄逸梵张爱玲少年求学1922年,张爱玲2岁时,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那里,张爱玲四岁进入私塾学习,同年,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一年后举家再次搬回上海。张爱玲10岁时,母亲坚持送她进学校读书,为此同父亲大吵一场。母女俩偷着跑到黄氏小学,张瑛正式改名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入校求学1931年秋,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1932年,在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次年发表处女作散文《迟暮》。1938年,张爱玲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随后持成绩单入读香港大学专攻文学,并认识了终生挚友炎樱。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港大也因此停课。次年夏天,张爱玲与炎樱回到上海,自此开始写作生涯。作品创作与生活张爱玲回到上海后,在《泰晤士报》上写影评和剧评。在英文《二十世纪》月刊发表《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中国人的宗教》、《洋人看戏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评。1943年,张爱玲认识了当时月刊《紫罗兰》的主编,作家周瘦鹃。同年5月,张爱玲在该刊物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该篇文章使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6月,张爱玲发表续作《沉香屑·第二炉香》。7月,张爱玲认识了评论家柯灵。此后张爱玲在《杂志》、《万象》、《古今》等刊物发表《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

【人物介绍】张爱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879 KB
  • 时间201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