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姓名:曹成龙班级:采购122学号:开学至今已经几个月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也即将走到尾声。通过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很多有关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所学的这本书课程章节很多,总分为五篇十七章,我感觉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领导的内容。关于领导的内容很多,领导是一种行为和影响力,这种行为和影响力可以引导和激励部属去实现组织目标,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这是综合不同概念,从不同角度或侧面阐述的领导的含义。被誉为“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人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领导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领导和管理互不相同——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显然,这也正是领导力的运行轨迹。具体地说领导通常关注意义和价值,关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值得。领导关注做人、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激励和发展。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当然二者间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比如,管理是重权力作用的,而领导是重魅力作用的,重影响力的等等。其实任何组织、团体乃至国家,都必须既有领导又有管理。只有领导而无管理,领导的意图和目的往往比较难以实现;同样,如果只有管理而无领导,管理的愿望和目的同样也难以达到。 总之, 领导者是决策者,管理者是执行者。我个人认为: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减少错误,领导的目标是为了寻求成功。其次,我记忆犹新的还有关于西方管理学说史上的人性理论。在西方管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性的看法也不同。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沙因将西方流行的人性理论概括为四种,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动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打算做的一切都是扩大他们未来将获得的利益,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并不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唯一重要的手段,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友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精神源泉就是充分、完善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完成自我实现。这样,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工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和手段,而自我实现,即成就需要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人们才感到最大的满足。“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既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是纯粹的“自动人”,而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人的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硬套。总之,从以上西方管理学说史上四种人性假设学说的简单介绍中可见,从20世纪初的“经纪人”假设到20世纪70年代的“复杂人”假设,均反映了人们对人性的认识是深化发展的,也反映了对人的尊严、对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不同的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