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气象与文化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气象与文化论文.doc:..岀玄伎鬼z处/尊大气科学学院CollegeofAtmosphericScience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课程论文题目 气象与文化论文学生姓名 黄啓友 学 号 20131301095专 业 大气科学专业指导教师 李禧禧 二0—四年四月十二日摘要:纵观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影响不难发现,气候的变化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文章探讨了中国特定的气候对节气文化、气象谚语、诗歌创作、建筑文化、军事文化、服饰文化的影响。关键词:节气文化、气象谚语、诗歌创作、建筑文化、军事文化、服饰文化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类,离不开大气,地球大气有张多变的脸谱,时而气压骤降,热浪滔滔;时而气压猛增,寒流滚滚。大气的无常运行,吋序上的寒来暑往,形成了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现代气象学认为,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和日照是反映自然气候的六个最基本的气象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化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纵观屮国文化的形成与影响不难发现,气候的变化与气象的发展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放眼世界古代文明,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巨大进步,是四大文明古国最先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并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人类历史长河走来的文明古国——中国,也留下了许多许多曲折的脚印,但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古代文化却从未中断,成为世界独有的、显著地历史特点。传统上一般将文化或文明的发展与衰落、社会崩溃的原因归结于社会本身,如战争、人口压力、森林毁灭、资源枯竭。但人们发现,一些文化的转折往往与一些气候、气象事件在发生时间上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总之,气象文化对民间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O可概括为民间气象。民间气象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天气、气候现象的观测,逐步形成的感性认识,并以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等形式來反映民众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就节气而言,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理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理等自认现象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吋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气象谚语则是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我国天气谚语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内容丰富,其屮很多可以用来制作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气象的记述。春秋战国时期荀匡在“天论”中指岀“天行有常”,说明了天气气候的变化是有客观规律的,而且提出要“制天命而用Z”强调人要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东汉时期土充在《论衡?寒温篇》中指出“春湿、夏暑、秋凉、冬寒,人均无事,四吋自然”,在《论衡?变动篇》中引用了天气谚语“故天且雨,蟻蚁徙、蚯蚓出,琴弦缓,痼疾发”。北魏贾思朗在《齐民要术》中也叙述有天气谚语“天气新晴,视野必霜”等。唐诗屮也有引用谚语的,如“朝霞晴做雨”就一语道破了朝霞和降雨的关系。气象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民间气象上。气象在很多时候是以艺术意象出现的。气象描述

气象与文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10-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