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主要内容针刺伤的原因针刺伤的预防针刺伤的处理引言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职业暴露的定义由于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当中,有发生或感染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暴露原因生物因素: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其中HIV、HCV和HBV病毒最具威胁性。化学因素: 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菌素、麻醉废气等。 消毒剂: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臭氧等 有害物质:橡胶、水银和PVC产品物理因素:锐器、放射线、激光、噪音等。 社会心理因素:护患、医护关系处理不恰当职业暴露引起的最常见疾病血缘性感染疾病:是一类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爱滋病、梅毒等二十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血缘性感染疾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针或其他锐器伤(占80%),还有皮肤接触、黏膜接触而感染。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度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针刺伤的危害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造成血缘性疾病在病人—护士—病人之间的传播,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加重国家医疗费用的负担
医疗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经典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