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姓 名:007学 号:00000000指导教师:刘学 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专 业:机械工程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二 O 一四年十月为什么学术不端屡禁不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现代科学研究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现代的科学研究也不再是几百年前的小作坊式的个人研究而是庞大的科研团体的共同协作并且因现代正处于数据大爆炸时代,科研人员为了与学术界接轨必然要阅读大量文献。因此,科研人员在研究的全过程必然会接收到与当前课题相关的大量信息,比如某些科研观点、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法。这些资料一方面开拓了科研人员的眼界,使科研人员少走了许多弯路,但另一方面又要求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学论文时要注意区分哪些是自己的原创,哪些是他人的观点。1 学术不端概述学术不端主要是指伪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其中剽窃他人成果又可以分为剽窃实验方法、科研观点和论文文字等等。从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观态度上可以将学术不端行为分为:主动犯错和无心之失。从对社会的危害而言,显然是科研工作者主观犯错的危害远大于无心之失。若科研工作者主观犯错则必然会对数据来源的合理性,实验方法和科研思路的“独创性”刻意地进行包装,以求蒙混过关。这些半真半假的内容对于科学界顶端的人来说也许很容易判断,但是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学者以及外行来说是极难判断的,由此造成的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都很大,此种学术不端行为反映了科研工作者低下的道德水平,应追究其相关责任。反之,若只是科研工作者的无心之失,则往往只是在实验的细枝末节上略有偏差或者在论文上漏了几个引用的说明,这种情况对科学界的危害远小于主观犯错,所以在发现此种行为时要提醒该科研工作者以期其能及时改正但不应上纲上线,为了所谓的新闻的轰动效应死追不放。2 科研体制与利益驱动当今的科研界与数百年前的情况完全不符,数百年前的科研工作者大多都是衣食无忧的,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科研中并没有什么利益诉求。但是当今的科研界虽然还没到全民皆是科学家的程度,但是科研工作者的人数确是实实在在的大增了,科研工作不仅是兴趣所致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并且在现代愈发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一切向钱看”的唯金钱论也是大有市场。部分科研工作者受此氛围的影响对科研工作中的收益的要求愈发强烈,因此在利益驱动下就极有可能将科学道德抛诸脑后,铤而走险,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此外,当今学术体制都是以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级别来衡量科研工作者的能力,论文直接影响科研工作者的荣誉、职称、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地发论文,能力不足者自然又有“充足的理由”去剽窃了。另外,专门把我国学位论文的问题拿出来讲讲,近年来,屡有媒体报道某某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大量内容与他人论文有大量雷同。且不说这些确是抄袭还是仅仅是引用他人文章内容时书写格式出了问题,但至少说明了这些学位论文的创新点太少。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学体制的问题,不同的学位应该有其不同的重点,学士只是高等教育的起点,其重点在于培养对某一专业的知识体系有系统性了解的人才,并要求其能有举一反三的二次创新能力;硕士是高等教育的进阶,要求其能够了解科研流程,能够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完成某一小的科研项目,要能独立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