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台湾早教专家林吉隆先生讲座 这是林吉隆先生在讲座最后说的一句话,准确说是引用,这不是他的原创,一直有这样的说法,虽然不是特别知名的专家,但却是一个很爱孩子的父亲(这是他自己的话),听后颇受启发。这是我在书本网络之外,第一次与早教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也是第一次参加东方爱婴组织的这类家长学习交流活动,所以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如期赴约,没想现场已济济一堂,年轻的父母们早已在等候了,除了带记录本,还有带相机、DV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许多理论虽然似曾相识,但对于求知若渴的妈妈,这样的学习永远不会多,孩子成长的脚步永远都让妈妈觉得捉襟见肘、学无止境,所以当主持人让现场认为自己是称职的妈妈举手时,我没敢冒然举手,扪心自问,虽然我一直在努力,但我仍然不敢说自己很称职,我只能说,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何况,这样的评判,不是一种感觉,是要用事实说话的。讲座的主题是我一直推崇的理念:寓教于游戏、寓教于交往、寓教于生活,的确,教育的最境界,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常常会有人问,你每天在孩子早教上花多少时间这样的问题,其实这是难以统计的,早教是一种意识,应该不着痕迹的融于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个角落,玩耍中、饭桌上、睡觉前、外出时、洗澡时,成长无处不在,早教也应该是无处不有,没有压力、没有任务,嘻笑逗乐中,教育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着。当然,理论与现实总会有差距,这就要求妈妈,包括全家人是何等的智慧。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理论上,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操作中,却常常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知道要树立,却不知道怎么样树立,除了表扬、鼓励,似乎就无计可施了。林吉隆先生给我们提了另一种思路,不要总是以老师的身份教孩子做什么,有时,尝试以学生的姿态让孩子教你做什么时,孩子会特有成就感、责任感。比如,在玩积木时,孩子不能搭的很高时就会发脾气,通常我们会帮助他架高楼,尝试另一角度,你表现得比孩子更差,他能加三块,你却只能架两块,然后让他教你慢慢架,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情绪垃圾筒。林先生在他的讲座中再一次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每一个家庭要在门口设置一个情绪垃圾筒,在回家前,把工作中的所有压力、烦恼、不快放进去,轻松地微笑着步入家门。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环境。对孩子说话永远都要温和的,即使是在孩子犯错时,可以严厉,但却不要大声,温柔的力量其实是最大的,与游游斗智斗勇的实践过程中,更加验证了这一点,在他哭闹时,你越暴躁地呵斥他,他越是来劲,可你要是温柔的轻轻耳语几句,他反而会有所收敛。孩子是一面镜子,投射父母的优缺点。身教大于言教。林先生家自己有了孩子后十年不看电视,很让我感动,教育孩子不能只停留在一种想法、一种观念,更是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的付出。最后,建议东方爱婴以后除了多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还可以组织家长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因为很多家长参加东方爱婴的初衷更多是为孩子提供一个与他人相处的平台、为家长提供一个互相学台,几乎所有家长都不会单纯到指望通过一周一次的45分钟的代替孩子的全部早教,更多是课后的延伸和功能的拓展,从而达到收获最大化,这样东方爱婴会更具吸引力。第一主题:寓教于游戏 一、关于单项教育 1、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态度:齐眉说话,蹲下与孩子说话。 2、关注孩子,用亲切的目光对视孩子,视觉上的平等占70%的影响。 3、多与孩子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孩子是一面镜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