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唐代科举制度对诗歌的影响 姓名:段露露 二级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 班级:105班 学号:10113140 指导教师:职称:2014年2月16日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应用前景等:唐代科举制度,对唐代文化发展影响甚大,可以称之为文化发展的枢纽。政治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项政治制度都会涉及到文化领域,选士制度更是如此。它影响和改变着士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从而影响文学创作的思想倾向。我们从魏晋南北朝和唐朝选士制度对诗风的不同影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宋代严羽《沧浪诗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他认为唐代以诗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唐试士初重策,兼重经,后乃觭重诗赋。中叶后,人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叹惜移时。或复微行,咨访名誉,袖纳行卷,予阶缘。士益竞趋名场,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一大关键。”而傅璇琮先生在《唐代科举与文学》一书中经过大量史实考证,认为“应当说,进士科在八世纪初开始采用考试诗赋的方式,到天宝时以诗赋取士成为固定的格局,正是诗歌的发展繁荣对当时社会生活产生泛影响的结果。”通过研究科举制度对诗歌的影响,可以让我们更系统地了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了解诗歌的发展进程,有助于我们对唐代诗歌的分类与情感剖析,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的发展。二、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两汉的征辟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选人制度后,隋唐时期科举学制顺应历史的发展,登上了历史舞台。唐代科举制度是一个把考试作为选拔人才主要手段的度,它通过逐级淘汰的考试程序,挑选优秀的人才。它以其合理的原则给封建王朝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相对于以前历朝历代的选官制度要公正、合理得多。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为当时的封建王国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传播了儒家思想,对保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流动,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社会风气来看,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唐代的科举制度激励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刻苦攻读,奋发向上,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唐代的年轻人,大都胸怀大志,才情四溢,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而诗歌就是抒发感情的最便捷的方式,科举制度对诗歌的要求促进了诗歌的发展与繁荣。诗歌出现多种类型与流派,本片论文主要解决的就是科举制度诗歌的发展与分类的影响。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当前收集的文献:首先探讨科举制度的形成背景,然后分析科举制度对诗歌大的方向的影响,其次,根据科举及第情况即诗歌创作的题材将诗歌进行分类。最后,对诗人群体进行的崛起进行分析。,2001,,(理论版),(中编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四、特色或创新之处:从诗歌由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诗歌的题材、风格与诗人群体的崛起来分析唐代科举制度对诗歌的影响。五、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唐代科举制度对诗歌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