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小论文让我既恨又爱的-------“中堂大人”我是驻马店市第十中学八年级2班的王铭楷,平时酷爱历史,尤其对历史小说、历史人物更是情有独钟。我也是一个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历史“研究生”。这不,自从历史老师讲完甲午中日战争后关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后,我就一直琢磨着一个人:李鸿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有了这个问题的产生,我就废寝忘食地投入到解决这个问题当中。看教材、查历史资料、上网搜索……以下是我对这位晚清大臣认识的两大方面一、深恶痛绝之处----“刽子手”、“卖国贼”(一)、镇压农民起义的罪魁祸手李鸿章身居要职,曾办团练,组成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淮军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他虽然以此成为令慈禧太后重用的忠臣,但是在他及他的淮军手下,死伤了多少太平军的志士?也是由于这次农民运动的失败,让一个腐败无能的政府又风雨飘摇了半个多世纪。(二)、崇洋媚外、妥协退让的汉奸、卖国贼”,是“乱臣贼子”这位晚清著名的“外交家”,在清政府与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强等条约中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几乎都有他李鸿章的大名。大肆出卖国家主权,换得了洋人的欢心,却遭到国人唾骂。成为了永垂千古臭名远扬的罪人按理说,一个如此祸国殃民的民族败类,应该绝对地否定他。但是揭开历史的真相总需要时间,对一个人的认识有一天也许会改变。一些片面的认识会误导大众的眼光和对历史的认知,我们有必要擦亮眼睛,重新审视历史上的他们。李鸿章,这个曾经让我深恶痛绝的“卖国贼”,今天再看,倒让我有了些许仰慕二、顶礼膜拜之处------推动中得课本第二单元第6课中讲到晚晴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在清政府的官员中有一批大搞洋务运动的派别,叫洋务派。李鸿章的名字和他所创办近代企业多次出现在课本上,中国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他还精心筹划了北洋海军,积极鼓励出国留学,学习西洋先进的技术…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这足以证明他在这场长达三十年的“师夷长技以制强”的运动中倾尽毕生精力,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翻阅资料,我更加对李中堂佩服有加。在当时封闭保守大清帝国,向西方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试想
初中历史小论文 让我既恨又爱的-------“中堂大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