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育原理.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活动背景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同样,小学美育开展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审美的发展。小学美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实施途径。而张大千是一位全能型的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因此,将张大千的艺术资源融入到小学美育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二、活动目的通过对张大千先生的美术作品和个人品质研究展示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以张大千艺术资源为载体,将艺术审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美育教育的教学质量。三、活动时间班会时间四、活动参与人员小学五年级*班全体学生和班主任五、活动准备1、收集资料(一段轻音乐和关于植物的视频。)2、制作一朵荷花和多媒体课件。3、教室和黑板报的布置。六、活动过程老师在班会开始之前给播放一段轻音乐,让学生身心放松,以便班会开始后学生能有一个好的状态。班会开始,老师手拿一朵荷花,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谈谈对荷花的认识及感受。然后让同学们在本子上画一幅简单的荷花,画好之后与周围的同学交换,看看彼此画的荷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主持人用多媒体播放几幅张大千的荷花图,然后由老师对这几幅荷花图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鉴赏(介绍荷花的美,如美丽的颜色、优美的形状、沁人的香味及张大千在创作这些画的背景及蕴含的情感等。)。目的:以生动形象的图画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美,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体验,用美的形象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张大千的荷花图进一步引出张大千其他的作品及他的生平经历。老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张大千的美术作品,在欣赏的同时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欣赏山水画时,同学们可以想象自己处于画中的这一景象中,尽情享受山水之美。目的: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和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通过直观的形式生动地感受到事物的美,增强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认识。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在刚刚老师展示的张大千作品中他们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谈谈自己对这幅画的感受。然后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一说自己对某一幅画的感受。老师就张大千画黄山的经历,向学生讲述他画画时的认真和精确,进而引出一些张大千的生平经历。目的:让同学在欣赏张大千的美术作品时,也间接地去感受他的个人品质和处世态度。播放一小段有关植物的视频,让同学们在直观的视频中体验自然的魅力。班会的最后,老师总结并让每位同学放学后,仔细地去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并以手工或者画画的方式表现出这一动物或植物的典型特征。七、注意事项相关资料要提前准备好。2、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处理。3、班会的整个过程要注意维持秩序。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yuán),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9岁时母亲教其花鸟草虫白描。青年时随兄到日本京都攻读绘画,又研究染织工艺。回国后曾从师学诗文书画,后忽耽于佛学,度为僧,法号大干,后经还俗,以法号行。他擅绘画,受八大山人、石涛的影响,尤长山水,喜好画荷

美育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14y88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