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正确解释压疮的定义2、阐述其发生的原因及易发部位3、掌握其分期及临床表现4、熟记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一、压疮的定义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又称压力性溃疡。二、)外源性因素 2)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摩擦力(friction)剪切力(shearingforce)垂直压力(ressure)潮湿(damp)垂直压力(pressure)当压力超过终末毛细血管动脉压,就会引起血管的闭塞,导致组织缺氧压力作用时间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与机体的重力有关摩擦力(friction)损伤皮肤的角质层,增加了经皮的水丢失,使得体表水分聚积潮湿使得摩擦力进一步增加,使皮肤温度增高,增加组织代谢剪切力(shearingforce)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的相对移动所引起的,由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内源性因素1、感觉2、营养3、组织灌注状态4、年龄5、体温6、大小便情况7、、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2、老年人3、肥胖者4、身体衰弱、营养不佳者5、水肿病人6、疼痛病人7、矫形器械使用病人8、大、小便失禁病人9、发热病人10、使用镇静剂的病人三、易发部位多发生在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肌层较薄的骨突处及受压部位。最好发的部位是:骶尾部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脊椎体隆突处侧卧位:耳廓,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足跟以及内外踝部俯卧位:面颊,耳廓,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等坐位:坐骨结节
压疮的护理与预防主题讲座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