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reMoneythanGod:-1-59420-255-。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复制或节录本书中的任何部分。2版权所有,侵权必究。3中文版序《富可敌国》在美国出版后不久,就收到一封从中国发来的电子邮件。发信人刘震是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EFundManagementCo)的高级投资官,信中解释说,易方达将很快宣布推出中国第一只对冲基金。对我来说,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弄清了对冲基金在美国的历史之后,我相信它们能够在其它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我很高兴中国将发展自己的基金,并对刘震本人有合适的经验印象深刻。从美国的研究生院毕业后,这个中国先锋曾在美国量型对冲基金先驱之一——肖氏对冲基金工作过。为什么我认为对冲基金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很重要呢?答案在于2007-2009年严重的金融危机。对某些人来说,危机标志着“西方金融”的失败和监管更加严格的“中国金融”的胜利。“美国一直是中国的4典范,”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余永定2008年在《经济学人》说;“现在它制造了这样一个大混乱,我们当然要三思而后行。”但我认为信贷危机不代表西方金融的全面失败,而只是提醒我们一个古老的真理:动机永远是重要的。美国金融机构的不良动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这次危机。不负责任地授予次级抵押贷款证券AAA级的评级机构是由创建这种证券的人付酬的,所以这种利益冲突扭曲了其动机,造成他们的论断太没有原则也不足为怪。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的金融工程师们通过出售它们赚取费用,但如果它们崩溃,却不必5付出代价,所以他们创建这种高风险的证券也不足为怪。同样,很多买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也动机不纯——他们拿着别人的钱冒险。只要这种策略奏效,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的银行家就等着拿大额的个人奖金。当几年后这种策略不奏效了,银行家会亏掉银行的钱,而银行的股东将蒙受损失。但是,没人会要求那个银行家退还那些奖金。现在,将这些不良动机和对冲基金的良好动因比较一下。“对冲基金”时起,经理人就将自己的个人储蓄和客户的钱一起投资。他们的利益一致:如果他们给客户的投资做得好,给自己的投资就好;如果他们亏了客户的钱,他们自己也会有亏损。这成为对冲基金管理风险的强大动因。因此,62007年,美均有上涨,而那一年大多数其他类型的投资者都有亏损。2008年,也就是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的那年,对冲基金也亏了钱,但它们的跌幅只有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一半。除了有强大的动因来管理风险之外,对冲基金也有很大的动力想些聪明的赚钱方法。毕竟,他们的经理将获得基金利润的20%,所以如果他们做得好,他们会非常富有。由于这种激励,对冲基金会做必要的研究,提出真正独到的见解,并冒险做一些一般人不敢做的事。我的书就是关于这些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家的故事,它描述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投资者,“宏观交易者”,“事件驱动型”交易者,“量型”交易者。故事讲述了这些交易者对近来金融史上重大事件的反应,以及他们如何7不断从中获利,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网络泡沫破灭、以及近期的抵押贷款泡沫。这些对冲基金的自由创新固然给其经理人带来了巨额财富,但其逆势而为也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金融市场总是容易出现泡沫,但在泡沫不太大之前挤出泡沫的最好方法之一是让交易者逆势而为。通过“卖空”——也就是通过赌股票或债券会下跌,对冲基金可以打击这种助长非理性繁荣的泡沫。例如,当美国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是安全的时候,对冲基金不仅弄清了为什么这是错的,还想出了如何设计一种方法来赌泡沫会出现。,就是我在第十五章所描述的人物。保尔森花了200万美元拿到有关房价的最好的数据,并另外聘请分析师弄清楚这些89数据代表什么意思。在这项投资之后,他才准备针对这个泡沫下注。当2007年赌局有利于他的时候,他那年的个人利润超过30亿美元。从这场金融危机得出的另一个教训是,“太大倒不得”的机构的不良动因尤其危险。2008年,美国政府感到有必要拯救各种类型的金融公司——银行如花旗,投资银行如高盛,保
富可敌国对冲基金与新精英的崛起_[美]+塞巴斯蒂安·马拉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