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一、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都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⑷伽科略斜面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推理,称作理想化实验。2、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⑴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都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C、揭示了“力”的本意: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需要力。(3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4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绝不能说成“在惯性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克服惯性”等。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正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所以才会遵守惯性定律(5解释惯性现象(1汽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倾的原因:人原来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急刹车时,人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前倾。(2汽车起动时人会后倾的原因:人原来随汽车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后倾。(6生活中利用惯性现象的例子有:A助跑跳远;B锤子的锤头松了,把锤柄朝下敲已敲地面,锤头都套牢在锤柄上了;C拍打衣服可以去除浮尘;D投篮;E射箭;F扔东西;G掷铁饼;H使用体温计前要甩一下I(7生活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有:A开车要系好安全带;B汽车里安装安全气囊;C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D开车要保持车距;E不能超载二、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实验:(1可用甲图或乙图装置探究,乙图装置比甲图装置的优点是: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可通过调节钩码的数目来调节两个力的大小(3把木块(或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再放手后,木块(或卡片不能平衡,会转动,做这一步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否是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把卡片剪开,一分为二,观察卡片是否能平衡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否是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结论: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二力平衡条件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线”。4、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力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甲乙5、判断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两种方法:(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若二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的条件,就是一对平衡力。(2、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若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力。例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例2:吊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例3:一位同学推动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木箱受到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地球对木箱的吸引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人对木箱的推力和木箱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使一对相互作用力6、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如果物体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如果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如做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等。7、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与上面的判断思维过程正好相反(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物体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则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滑动摩擦力:(如木箱在地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木箱从斜面上滑下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人顺着爬竿滑下时受到的摩擦力;写字时笔受到的摩擦力;用抹布擦筷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