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弢(1913-1992)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文学史家。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演(1932)在全国第二次木刻展上与青年交谈(1936)小多回忆概括要点的方法:抓住话题抓住关键句提炼概括1. 作者在没有见到鲁迅之前,对鲁迅的印象怎么样?第一次谈话第一次谈话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2. 作者后来为什么想见鲁迅?此时他的心情如何?自己写文章让鲁迅挨了骂,想当面道歉又怕被骂,心情惴惴不安。3. 作者见到鲁迅以后,情况怎么样?“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以为会挨骂事实并没有挨骂4. “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第一次谈话第一次谈话两层含义:一是指作者担心挨骂的疑虑消失二是指敌人对鲁迅的造谣不攻自破。5. 通过这次谈话,鲁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平易近人不期而遇,疑云消散“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第二、三次谈话第二、三次谈话第二、三次谈话第二、三次谈话“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狮子”比喻国力强盛的国家和民族,“猪、羊”比喻资源丰富但国力衰弱,遭受侵略和掠夺而濒临灭亡的弱小的国家和民族;“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第二、三次谈话第二、三次谈话“小溪”比喻学问虽浅,但心性纯正的进步青年;“烂泥塘”比喻学问虽深,但心术不正,夸夸其谈的学者。
《琐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