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年)滨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〇一六年三月十八日目录第一章“十二五”时期滨州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一)文化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三)文艺精品创作特色突出 (四)文物非遗保护成果显著 (五)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六)广电新闻出版平稳发展 (七)文化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主要目标 第三章“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强滨州文化品牌建设 (一)梳理滨州特色文化谱系 (二)实施文化品牌重点工程 二、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 三、保护传承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建立非遗保护长效机制 (二)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 (三)推进非遗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 四、发挥文物资源社会服务功能 (一)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推动馆藏文物“活”起来 (三)实施文物保护样板工程 (四)实施文化乡村记忆工程 五、扶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 (一)形成艺术精品创作良好氛围 (二)培育优秀作品创作群体 (三)创作一批特色文艺精品 六、推动广播电视业创新发展 (一)推进广播电视融合媒体云建设 (二)加快有线无线卫星融合升级 (三)终端标准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 (四)进一步提升广电公共服务水平 七、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一)建立现代出版服务体系 (二)营造公平诚信出版市场 八、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一)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 (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财政投入 三、深化体制改革 四、完善政策体系 五、优化人才培育 六、重视文化供给侧 七、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第一章“十二五”时期滨州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一、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间,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滨州特色文化形象与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和谐。(一)文化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十二五”时期,滨州市加大了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夯实了市、县(区)、镇、村四级文化网络基础,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现拥有个国有博物馆,个民办博物馆,个纪念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库存文物达件(套),其中一级文物件(套)、二级文物件(套)、三级文物件(套)。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个,每个县(区)建有所以上数字影院。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的市文化中心(含图书馆、博物馆、滨州大剧院)已投入使用。滨州市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个县级两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均已达到国家三级站以上标准。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基本实现服务全覆盖,文化小广场覆盖率达。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有编制有人员,每个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均配有专职人员。滨州市文化馆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滨州市加强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规划实施,培育推出了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开展了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健身舞大赛、“送欢乐下基层”、“免费送戏”等文体活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尽情享受文化繁荣发展带来的成果。实施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程,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使每个行政村(社区)年均看一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实现为基层群众“免费送戏”活动全覆盖的目标;组织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利用冬季农闲时节为基层群众送去文化大餐;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组织博兴董永文化艺术节、秦皇河龙舟赛等特色地域文化活动。获得“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组织工作奖”;获“全省十艺节筹办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第六届小品曲艺大赛优秀组织奖”、“山东省传统曲艺传承成果展演暨第七届小品曲艺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奖励。(三)文艺精品创作特色突出滨州市文艺精品创作以打造艺术精品为目标,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地方剧种抓亮点特色、市级专业剧团抓创新提升的发展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创作文艺作品余件,获得国家级奖项项,省级奖项余项。吕剧《杨广和》、京剧《红荆花》等多部戏曲作品荣获国家、省级奖项。继《梨花雨》《杨广和》之后,以无棣县回族女性民营企业家从桂兰的创业历程创编的现代吕剧《兰桂飘香》入选年第五
滨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