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坐不能改,名正言必顺——汉字与姓名文化姓名学严格地说就是汉字学,在我国,汉字是姓名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任何方式方法都无法取代汉字对姓名表达的充分和完美。汉字作为姓、氏、名、字、号的纪录符号,会因为身份、地位、家庭、职业、地域、时代等的不同而产生种种变化,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和汉字有关的姓名文化。一、中国人的“姓+名”取名方式萨达姆·侯赛因萨达姆·本·侯赛因·本·马吉德·阿尔·提克里特(SaddambinHusseinbinMajidal'Tikrit)?阿拉伯人姓名一般由三或四节组成?第一节为本人名字,第二节为父名,第三节为祖父名,第四节为姓。如沙特阿拉伯前国王费萨尔的姓名是: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沙特。其中费萨尔为本人名,阿卜杜勒·阿齐兹为父名,阿卜杜勒·拉赫曼为祖父名,沙特为姓。正式场合应用全名,但有时可省略祖父名,有时还可省略父名,简称时只称本人名字。?但事实上很多阿拉伯人,特别是有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都简称其姓。如:穆罕默德·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简称阿拉法特。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简称纳赛尔。英美人:名+姓如JohnWilson译为约翰?维尔逊,John是名,Wilson是姓。西班牙前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FranciscoFranco)其全名是:弗朗西斯科?保利诺?埃梅内希尔多?特奥杜洛?佛朗哥?巴蒙德(FranciscoPauolinoHermenegildoTeoduloFrancoBahamonde)。前四节为个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简称时,用第一节名字加父姓。思维方式、宗族观念、价值观(“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礼运篇》)?中国人:?您贵姓??英国人:?What’s your name??二、汉字与姓、氏、名、字、号等?(一)姓氏?在现代社会,姓和氏没有什么区别,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但在上古时代,姓和氏是两回事,含义不同,作用也不一样。那么,姓、氏的本来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现代的姓氏是怎么形成的呢? 1、“姓”和姓氏的起源传说中远古帝王的姓都是女字旁,比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虞舜姚姓,古姓多从女字旁,说明了姓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反映了“知母不知父”的事实。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人类按照母系血缘分成不同的氏族,这个族号就是“姓”。《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左传》:“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姓别婚姻。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姓”也变为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主,不再从“女”旁了。相传黄帝为姬姓,轩辕氏,他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分为十二姓:姬、姑、酉、祁、己、滕、箴、笱、仟、僖、儇、依。2、汉字和氏氏的产生晚于姓,先有姓,后有氏。随着属于同一氏族的子孙的繁衍,同一母族往往分出若干支族,每个氏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支族的名称,这个称就是“氏”。所以《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也。”轩辕、神农、伏羲、燧人、陶唐等进入夏商周三代后,姓氏逐渐带上了浓厚的政治和宗法色彩,《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意思是说,周天子分封有德的人为诸侯,根据他们始祖出生的情况给他们赐姓,赏赐给他们土地。并因此而确定他们的氏。就是说,这时的姓氏都是天子赏赐的,是非同一般的,姓氏已经成了贵族的标记。氏别贵贱。到了秦汉时代,维系周王室宗法制度的姓、氏制度土崩瓦解,姓、氏合二为一。顾炎武《日知录》中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又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从此之后,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不仅贵族有姓,普通老百姓也有了姓。
汉字与姓名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