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创建必要性和意义
******历史文化保护区经过保护性修复,已成为“老**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今年“119”消防宣传日,**市隆重举行“**古街消防文化展示开街”仪式,掀起了消防公益宣传系列活动的高潮。****古街消防文化展示从方案设计到建成开街,历时半年,先后2次召开专家论证会,10次修改设计方案,在不影响**历史街区风貌的前提,遵循教
育性和可读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挖掘历史底蕴,有机整合现有资源,建设成为**古街消防文化展示一条街,使之成为消防宣传的窗口,消防展示的载体,消防服务的阵地,为历史街区的消防保护作出新的探索,为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展示街势在必行
(一)**历史街区地位的重要性。**街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25年所筑,至今已有1184年历史,为清代画家徐扬《姑苏繁华图》浓墨重彩之地,为曹雪芹《红楼梦》开卷第一回隐指之地,为桥文化、水文化、吴文化、民俗文化浓缩之地,为**公馆、会所集中之地,为明代民歌《大九连环》咏为与杭州西湖齐名的“天堂之地”。**历史街区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1处,市级控保建筑16处,古牌坊9处,其他古迹40余处,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二)**历史街区消防安全现状的紧迫性。**历史街区全长3600米,,呈一街一河格局。由于**历史街区大多为砖木结构的民居,居民生活用电、用火,加之道路狭窄,通行不便,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同时由于临水而居,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车辆难以进入,临水而解不了消防之渴,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后果不堪设想。
(三)**历史街区现实的可行性。**历史街区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极具消防文化底蕴,至今仍留存有多处历史遗存。如位于通贵桥北堍的安泰救火会,位于虎丘风景区二山门停车场的“义士园”,还有位于虎丘中心小学南侧的“永安龙社”等。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在**保护性修复中又添置了消防艇、电瓶消防车、手抬泵,建立了义务消防队,成功地扑灭了30多次初起火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苏府办[2004]76号文件在总结**历史街区消防经验的基础上又下发了《关于转发**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整治消防管理办法的通知》,都为建设**古街消防文化展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展示形式多样
根据**历史街区的特点和现有消防资源的布局,兼顾消防宣传受众的特点和消防宣传的需要,通过“沿街布点”、“临河连线”、“重点成块”的方法来展示**古街消防文化。
(一)沿街布点:以历史遗存的消防宣传教育基地、部分控保(文保)建筑、社区居委会、学校为节点,集中进行消防教育,集中展示消防工作成果。
1、安泰救火会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永安龙社是清光绪年间,距今有140多年。
2、义士园(民国时期义务消防队员烈士陵园)。
3、**义务消防队,由10位**管理办协管员兼任义务消防员组成,配备1辆电瓶消防车、1艘消防艇。
4、渡僧桥入口处增设“**古街救火(消防)文化展示”导入石碑。
5、控保(文保)建筑若干,如冈州会馆、桐桥遗址、贝家祠堂、普福禅寺,通过简易喷淋系统、电线穿管、消防器材等进行古建筑保
浅议历史街区消防文化创建必要性和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