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魏晋画家顾恺之.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一节我们讲了,在这一动荡不断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杰出的书法家团体,而顾恺之可以说是画史留名“第一人”。书画艺术是他们体现强烈自我意识的理想形式,所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都由此转化为深刻的艺术表现,引导中国艺术向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发展。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在将军桓温和殷仲堪的幕下任过官职,与桓温子桓玄颇有往来,深受桓温和谢安赏识。晚年任散骑常侍,62岁去世。他对一些世俗事物的率真、单纯、乐观、充满真性情的生活态度,时人以“才绝、画绝、痴绝”来形容。相传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又有一次他封了一橱自己的作品存在桓玄处,竟被桓玄从橱后全部窃去,以致引起他的惊喜:“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一笑了之,可见其豁达天真之性情。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募得巨款修建瓦棺寺时他认捐了百万钱,其实他就在庙里用一个月的时间闭户画了一幅维摩诘,画完之后,要点眸子,乃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据说开门的一刻,那维摩诘像竟“光照一寺”,满足宗教造像的要求,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因此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从顾恺之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看到的不是政治权力方面的荣显和骄傲,而是他个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天才显示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上,谢安因而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以无传,只有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如《女史箴图》(隋代摹本,现藏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烈女仁智图》(故宫博物院收藏,宋人摹本)和《洛神赋图》(宋人摹本,故宫博物院藏),它们大都反映了顾恺之时代的画风和艺术水平。这些精美的摹本中,最值得重视的是顾恺之的造型语言,即它的线描风格。《女史箴图》是根据《女史箴》一文所画的插图。该文由西晋张华所做,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的一些道德箴言。顾恺之在这一画卷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动人形象,从她们的身姿仪态中透漏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与风采。古人勾勒轮廓和衣褶所用的线条,“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说明它体现书法用笔中的遒劲骨力。全图按题材划分,共12段,现存9段,均各有箴文。每段都相对独立,但又通过题款及人物服饰的处理等手法,使段与段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形成散而不乱、疏密得当的有机整体。图中人物神态宛然,线条匀细而流动,如“春蚕吐丝”,富有韵律之美,设色典丽秀润,全画呈现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式的运动感和飘逸气息。此画为宋代绘画摹本。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盗出携往国外。第一段“玄熊攀欗、冯媛趋近”,护卫汉元帝的故事。一念之间的心意,往往最令人感戴。插题箴文“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

魏晋画家顾恺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15.50 MB
  • 时间2019-10-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