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要下册
第七章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矛盾复发时期
第一节五代十国
一、五代的更替
后梁、后唐、后晋
出现在十世纪前半期的五代十国,是开始于八世纪末的藩镇割据局面的
延续;但从这时起,一个走向统一的趋势也开始出现了。
朱温在年篡夺了唐朝的政权,建立了后梁。后梁王朝共有十六年的
寿命。在这十六年中,后梁政府对人民一直是横征暴敛,残酷压榨。
朱温也曾不断地南征北战,但征战的目的只在于掠夺。他出兵淮南,进
攻杨行密,从吴的地区掠夺了数以万计的耕牛,又把这些耕牛以苛刻的条件
出租给后梁统治区内的农民,令其按年交纳牛租。当他和李存易争夺深州、
冀州时,竟下令关闭城门,把本地的士兵全部屠杀。这一罪行引起河北地区
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恨。年,朱温领兵和李存勗争夺蓨县(今河北省景县),
蓨县的农民“荷奋梃”,迎头痛击朱温,使他不得不抛弃了大量的军资器
械,狼狈逃回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
由于后梁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后梁统治区域内的阶级矛盾一直是
很尖锐的。年后梁皇亲朱友能做陈州的刺史,“恃戚藩之宠,动多不法”,
陈州的农民便在毋乙和董乙的领导之下起而反抗。起义群众千余人,首先对
附近乡村中的豪强地主给以打击,然后攻打州县城镇。到这年秋季,起义军
控制了陈、颍、蔡三州,并且屡次打败后梁派来镇压的军队。到这年十月,
后梁便出动了全部禁军,并调集了好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队,对起义军“合势
追击”,起义军失败了。
后梁在农民起义军的不断打击下,在和李存勗的长期混战中,实力日益
削弱,到年便被李存勗推翻了。
在年以前,李存勗已经把华北地区纳入他的统治范围之内。年
他到洛阳建立了后唐,把统治范围扩大到后梁统治的全部地区。年,后
唐出兵四川,灭掉前蜀,并且打算以“舟师下峡,为平吴策”。但是在灭了
前蜀之后,后唐最高统治集团内沙陀贵族之间的矛盾斗争日益剧烈,平吴的
愿望未能实现。到年,在太原的石敬瑭,以出卖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
民为代价,向契丹请来了援兵,把后唐推翻,建立了后晋。
契丹南侵和后晋人民反契丹的斗争
契丹贵族取得了燕云十六州以后,日益加强对后晋的压迫。石敬瑭死后,
契丹贵族便于年春,从幽州和云中两路南犯。由于在德州、贝州等地遭
到了“乡社兵”的迎头抗击,撤兵而归。
年九月,契丹贵族再次大举南犯。后晋派去抵御的军队纷纷降敌,
到岁末,契丹便攻陷了后晋的都城开封。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于年春在开
封又举行了一次即位仪式,改契丹国号为辽。辽的统治者对华北和中原人民
进行了残暴的统治和掠夺:一、派兵四出抢掠物资,称为打草谷,开封及其
四周几百里内民间财货和牲畜几被抢劫一空。二、派人在开封及各州县搜括
钱帛,砍伐林木。三、把华北和中原地区的州县官吏尽量换用契丹贵族或其
他少数民族中的贵族、或投靠契丹贵族的汉人,让他们到各州县去横征暴敛。
这时,后晋王朝已被推翻,后晋的军队也几乎全部瓦解了;在太原的刘
知远也采取依违观望的态度,不敢抗击契丹军;后晋统治集团当中未被契丹
俘虏去的高级官僚,也纷纷投降契丹。但是各地汉人却群起反对契丹贵族的
统治。他们多者几万人,少者不下千百人,攻克州县城,斩杀契丹统治者新
派的官吏。河南的归德,安徽的毫州,山东半岛的密州(今山东诸城),河
北的重要军事城镇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和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都
被起义民兵攻占了。另外,河北的定州还有孙方简等领导的起义军,山西、
陕西还有王易、侯章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他们也都给予契丹侵略者以沉重的
打击。
在受到起义民兵的强烈打击之后,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便被迫在年三
月从开封撤退,在撤退的途中,耶律德光病死在河北栾县的杀胡林。
这次汉人的武装反抗,不但把契丹贵族及其南侵军赶出中原和华北,且
使契丹贵族从此不敢长驱直入到黄河以南,终辽之世,契丹也不敢把首都迁
到燕京。
后汉和后周
年春,刘知远乘契丹兵马撤退之时,在太原称帝。以后迁都开封,
是为后汉。
刘知远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其子继位不久,河中、长安、凤翔
三镇连衡抗命。后汉派遣郭威出兵讨伐,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相继平定下去。
此后不久,后汉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将相之间相互为仇,皇帝也因将相
的事权过高,“厌为大臣所制”,而把“总机政”的杨邠、“典宿卫”的史
弘肇、掌财赋的王章一起杀掉,并派人往邺都(即魏州大名府)去谋害郭威,
以致激起郭威叛变。年冬,郭威举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了后汉王朝,
于年正月即位建元,是为后周。
在刘知远建立后汉王朝之前,其弟刘崇即与郭威因争权而有隙。到郭威
在后汉政府当权之日,刘崇正做太原留守,他借防备契丹为名,募勇士,
【管理教学类】中国史纲要(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