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园林史第十一讲法国城市公园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规划教研室朱建宁19世纪初拿破仑称帝后恢复一些旧制度;为抵制同英国贸易加强对欧洲大陆的封锁,社会环境有利于规则式园林复兴。但皇后约瑟芬偏爱英国园林,在马尔迈松城堡中兴建了浪漫式风景园。她的喜好不仅影响拿破仑,而且为新兴贵族们定了基调。五、法国城市公园波旁王朝复辟,使贵族们重新拥有被剥夺的财富,被毁坏的庄园急需重建。但许多贵族曾在英国避难,难免受英国的造园趣味影响。流亡生活迫使他们学会节俭度日,即使重新获得财富,也不会展示华丽的规则式园林和奢侈的生活方式。法国不久便出现小规模的风景式造园运动。1816年,拿破仑的建筑师杜福尔对凡尔赛宫苑中的帝王岛丛林进行改造。1818年,英国式林园代替了原先的大型水镜面,改名为国王花园。五、法国城市公园杜昂建议将住宅建在全园最高处,四周完全处理成开敞的大草坪,开辟几条以住宅为主视点并富于变化的透视线,使园主能够在住宅中居高临下,观赏到一系列优美的景观画面。为加强透视效果,杜昂要求以叶色深暗的树丛为住宅背景,突出建筑的轮廊线;随着人们的视线远去,树丛的色调应逐渐减弱;树丛由同一树种组成,但彼此之间可以变化。杜昂主张在周边布置环路,使园林更加广阔;次园路不宜随意弯曲,应将游人引到确定的地方和有趣的景点。五、法国城市公园1817年建筑师拉洛斯出版《论绘画式林苑及花园的构成》。两年后杜昂出版《各类园林经过推敲的平面图集》获得极大成功。19世纪30年代法国开始工业革命,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首都巴黎的发展渐渐加快,。自奥古斯都兴建罗马城以来,欧洲历代君主都想美化首都。亨利四世兴建了孚日广场;路易十六兴建了汪多姆广场,并将塞纳河右岸建成观光大道,勒诺特尔在丢勒里花园西边开辟了百米宽的林荫大道;路易十五时期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等。五、法国城市公园到18世纪中叶,巴黎的大规模改造工程势在必行。1739年伏尔泰对普鲁士王子表达了对巴黎每年燃放烟花,浪费大量金钱的反感,认为当务之急是多建公园、喷泉、市场。大革命时期,艺术委员会曾提交了城市美化和卫生计划,一些措施在路易菲利浦时期开始实施,巴黎老城首次得到改造。拿破仑执政后兴建了几条通衢大道;延长了塞纳河两岸的景观大道,在塞纳河上修了四座大桥;市中心建了许多公共建筑,老城的大量棚屋被拆除,代之以宽敞的街道。1836和1840年,路易波拿巴两度图谋皇位失败,逃往英国避难。此时英国城市正处人口高速增长期,受交通、环境、卫生、疾病流行等问题严重困扰。他目睹这一切深感城市改造的必要性。路易波拿巴登上皇位后,积极推进巴黎的现代化建设,他将公共设施建设看作是拯救颓废城市的灵丹妙药。他还意识到,在这个大都市中必须预留大量的开放空间和公园建设用地。五、法国城市公园1852年拿破仑三世考察了布劳涅森林,要将873公顷的林地改造成像海德公园那样的英国式园林。1853年奥斯曼男爵担任塞纳省省长,承担改造巴黎的重任。他遵照拿破仑三世的旨意,采取拓宽街道、建设林荫大道、重建沿街建筑、构筑桥梁等措施,对巴黎的城市交通和市容进行彻底的改造。为防止城市污水对塞纳河造成污染,兴建了庞大的下水道系统;为美化城市兴建了大量的喷泉。由于拓宽城市道路势必导致一些私家园林毁于一旦,因此奥斯曼要求在街道上促进公共园林的发展。从此,园林开始走出围墙,与巴黎改造中的所有大型工程联系在一起。奥斯曼决定,首先沿着城市主干道,尤其是居民最集中的街区附近,兴建遍布于全城的街头小游园;然后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再兴建几座大型公园。道桥工程师阿尔方全面负责与城市道路有关的各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纪念性广场、小游园、散步道等。五、法国城市公园19世纪后期,安德烈在成为法国造园界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丰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英国利物浦塞弗顿公园国际方案竞标中脱颖而出,这座公园被认为是充满第二帝国时代特征、对巴黎园林风格产生有利影响的作品。安德烈的作品较少受到当时流行的形式主义影响,更加关注如何使园林与所在的环境相适应。他在与风景式造园运动紧密相联的同时,采用了一些规则式造园手法,率先走向规则式园林的革新运动。安德烈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要净化公众兴趣的时代,最好的园林创作应是艺术与自然、建筑与风景的紧密结合,在公园中的宫殿、城堡、纪念性建筑四周,应根据建筑和几何的规则来处,并逐渐向远处过渡,自然景色在远处才能起统帅作用,这是未来的造园家们要努力做到的。安德烈又回了园林是建筑与自然之间过渡空间的观点,表明折中式园林此时正在渐渐兴起。五、法国城市公园这一时期法国园林界的代表人物还有布莱兄弟,他们的著作在当时影响广泛,常为人们所引用。在处理曲线型园路的协调性和植物配植方面也体现出高超的技艺,设计作品有着视野宽阔的
北林大西方园林史朱建宁11CityParkinFrancepart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