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二则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3、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难点: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梳理新闻“六要素”,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等角度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2、找出文中带有作者主观倾向的词句加以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与立场。3、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部分消息只有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背景隐含在主体中),学生结合消息结构的五部分,理清行文思路,体会写作特点。4、运用“换词法”体会词语含义的不同,分析本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一、导入新课1948年,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1948年4月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决定着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时刻。二、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自主解决文章生字生词。1、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多媒体展示PPT)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xiǔ)(kuì)(dí)摧枯拉朽B、理解下面的词语含义。经营:筹划、组织、管理。摧枯拉朽:本义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溃退:败退。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1三、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二: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明确:何时:四月二十一日(1949年4月20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芜湖、安庆之间(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本文的重点,在“何故”上)一方面是解放军(顺应民心),摧枯拉朽,突破敌阵;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如何:人民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2、默读文章,找出本文中带有作者主观倾向的词句并加以简要分析。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
1消息二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