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都区宜陵镇七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教学内容根据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㈠“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加强探索规律和知识的简单应用。㈡“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㈢“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㈣“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二、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2问题。(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感知抽象。(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形象思维。(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初步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
江都区宜陵镇七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