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7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所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将体现这一点。《所见》一课是清代袁枚的一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诗句活泼有趣,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结合五年级的目标要求,本课的教材内容和特点,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②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语言美。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是本课的重难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走读书内化之路,因此我打算采用读写结合,朗读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内化积累语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节课采用2课时教学,接下来我将重点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揭示课题,让同学们讲一讲课题的意思,再问一问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会回答是谁“所见”,“见”到了什么,让学生直接与课题对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带着提出的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自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在不明白的地方画一画,做记号,也可以在课文空白处做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自读后,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自读情况,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分享,首先检查同学的读书情况,是否读正确读流利在字音方面,重点关注“振”“蝉”是前鼻音,学生是否读正确。在字形方面,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相互提醒易写错的字,如生字“骑黄牛”的“骑”,“捕蝉”的“蝉”,指导学生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出示文中的词语,如林樾,樾是林中成阴的样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理解词语的方法。语文学习就是要注重教会学生学语文的方法。学生通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故事的大概意思,知道课文的内容是: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牧歌声穿透树林,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和语言文字交流,对课文有了整体的印象,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三)品读课文,积累语言接下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品一品,古诗是怎样刻画牧童这个形象的?引导学生抓住“歌声”“骑黄牛”感悟到牧童的悠然自得,愉快的心
所见 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