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洒人间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证严上人秉持印顺导师给他的六字训勉,“为佛教、为众生”,以佛教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创立了慈善、医疗、教育、人文等四大志业。四十多年来,上人带领全球数百万名全心奉献的慈济志工,在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济助贫困,兴办学校,举办义诊,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希望通过实践佛法,达到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天下无灾难之人间天堂。1966年证严上人在东台湾的花莲一隅创立慈济功德会,最初由三十位家庭主妇每天省下五角钱,投入竹筒里,六位同修弟子,每人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以克己、克勤、克俭、克难的精神,开始济助贫困、拔苦予乐的工作。这就是慈济人常说的“竹筒岁月”。缘起*慈济志业,由慈善而医疗、教育、人文(合称四大志业);从偏远的花莲开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四十七个国家设有分支会或联络处,迄今援助超过七十一个国家地区。慈济人以感恩心,付出无所求,为每一位受难者真诚关怀与肤慰。慈悲的足迹虽已遍洒全球,但天下仍灾难频传。上人殷切叮咛「来不及、来不及了!」,呼吁大家加快脚步,汇聚善与爱的力量,人人力行克己复礼,回归简朴生活。慈济人内修「诚、正、信、实」,外行「慈、悲、喜、舍」,以「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人文情怀,超越种族、国家、语言、肤色、宗教信仰的界限,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志业,不仅使「大爱」成为一种普世价值,更将中华文化底蕴中的人文精神发挥到极致。慈济现状*历年慈济全球慈善关怀一览慈济在全球47个国家设立有分支会或联络点,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过爱的足迹。慈善志业1966年创立台湾急难济助累计173,342件台湾长期济助个案累计36,293户援建房屋13国、共16,430户援建学校13国、共157所医疗志业1972年义诊所成立1986—2007年台湾医疗网完成人医会于全球设置58据点,义诊39国,超过七千名医护专业志工*历年慈济全球慈善关怀一览教育志业1989—2000年完全教育完成2002年首创模拟手术教学2008年模拟医学中心启用志愿签署大体捐献者超过23,000人人文志业1967年慈济月刊创刊1998年大爱电视台开播、经典杂志创刊2005年慈济人文志业中心启用静思书轩全球44家海外赈灾1991年启开/2003年成为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联系单位一员援助遍及69国,横跨五大洲“完全化教育”是指完成了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教育,并于海内外设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展社会教育推广,落实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历年慈济全球慈善关怀一览骨髓捐赠1993年骨髓库成立/2002年改制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受髓地区27国,共1801例志愿捐髓者319,274人环境保护1990年推动全球17国5,229个环保站73,665位环保志工社区志工1996年推动拉近同一社区志工间的距离,串联起“闻声救苦”的菩萨网所有数据截止于2009年6月*慈济志业慈济人所推动的包括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项,统称为「四大志业」;另投入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海外赈灾,此八项同时推动,称之为「一步八法印」。*慈善志业—教富济贫济贫教富“在最黑暗的角落,点一盏灯;在最凄寒的路上,生一堆火。”慈善志业从弱势家庭济助到心灵关怀,包含长期扶困、急难救助、居家关怀及海外慈善。慈济重视的不只是救济、援助的成效,更在乎启发人性善的良能。「教富济贫」,是富者因施而乐,学习付出爱心济助贫困,找到生命的意义;「济贫教富」,启发贫困者富有爱的心怀,走出生命的幽谷,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尽一己之力,且能在付出中自我成长。自四川五一二大地震后,小志工们在慈济人的陪伴、带动之下,变得懂事、贴心,孝顺父母、关心老人家;犹如看见因地震受伤、开裂的大地,一颗颗种子萌芽茁壮。*医疗志业—以人为本以病为师证严上人期待一位医师不只是看病的医师,而且是一位人医、人师,在能治病、拔苦之际,亦能解除病人心中的忧伤,建立正确人生观。上人一念悲悯,于慈善工作中发现很多家庭是因病而贫,于是设立义诊所为贫困者义诊,进而创立医院。在累积十余年救贫经验中,深知“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贫穷的由来”,救济工作只能治标,“防贫止病”才是根本之道。1979年,上人发起兴建医院的大愿,筹建历程百转千折,备尝艰辛,终于在“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莲万蕊造慈济世界”的号召下,不论是市井小民或是企业家,汇聚涓滴爱心力量,共成建院善举。目前于台湾设立六家综合医院,同步推动「医疗志工」制度,配合医护团队,做到全程、全人、全家、全队之「四全」照顾,达到「身、心、灵」统合疗护目标。慈济以生命平等的理念,不收医疗保证金,让贫者免费就医,并且成立国际慈济人医会,为偏远及医疗资源缺乏者义诊,也为海外贫病民众进行大型跨国义诊。*教育志业——教之以德育之以礼慈济教育以“慈悲喜舍”为校训,以“尊重生命、肯
慈济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