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张云霞前言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指导下,我国旅游业一路领先,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中央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绵阳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棋盘上的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要走好这盘棋,如何运筹帷幄这枚棋子是很重要的。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绵阳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平原东北边缘,古称涪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6年)置涪县。经过220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绵阳总面积2万多平方千米,人口520余万,辖涪城、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安县、北川、平武、梓潼、三台、盐亭6县,代管江油和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一、绵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一)动优势带从前的5023厂生产的常规武器,为绵阳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时绵阳市的“财神爷”;之后的长虹成了中国的彩电大王,成为了绵阳市的纳税大户。但这些都未能解决巨大的就业压力。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可以带动绵阳市其它产业如电信、交通、金融等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二)优越的地理位置绵阳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北的重要门户,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称“控扼”川西的“蜀道咽喉”。1交通要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民航运输绵阳在现有全省“人”字型生产力布局框架中,处在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这条全省经济主轴的北段,东接垄海线。已形成国道、省道高等级公路为十字架和放射状县道为支线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川陕公路(一条通陕西汉中,一条通陕西安康)涪江(嘉陵江最大支流)终年可通木船,丰水季节还可通行轮驳船。除涪江干流以外,尚有18条大小河流成树枝状遍布全境。南郊机场(现已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深圳、海口等城市,拟将开通32条航线)。2三国文化旅游线枢纽三国文化旅游线北起川陕交界的七盘关,南至成都屏障德阳市,绵阳市处于这条线1的枢纽地势。自从公元前316年秦襄王灭蜀,打通秦岭古蜀道以来,汉刘邦、蜀诸葛亮等帝王将相先后踏上这条中兴之路,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在这条路上留下了无数篇章,其中窦圌山险绝奇妙的孤峰,富乐山三国公园,江油关的“玉虚三泉”,梓潼七曲山大庙等均在绵阳境内。3相对位置市界东接广元、南充,南连遂宁,西邻德阳、阿坝州,北抵甘肃南部。(三)适中的气候由于本区地理坐标为103º45´—105º43´E,30º42´—33º26´N,所处纬度位置和季风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特征十分明显,又因地处秦岭南侧,又带有非地带性特点。按中国气候区划,绵阳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虽长却无严寒,夏季炎热却无酷暑;春早,秋凉;雨量充足,雨热同季;日照适中,热量较高。(四)过渡的地貌类型在地形上绵阳主要属成都平原向广元山地的过渡地带――盆中丘陵区(绵阳丘陵)。此外,是沿河的冲击平原(坝)和丘间小平坝。这一地带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拗的川西北台拗,是一个中生代长期拗陷的沉积区,由于构造变形不强烈,呈现为一系列平行开阔排列的平缓背、向斜褶皱构造。(五)丰富的资源条件绵阳市现有载的重点文物点856处。全市旅游资源门类齐全,各据特色。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在绵阳这两大类旅游资源都很丰富,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更是别有特色。1自然旅游资源绵阳市自然旅游资源表现出秀、奇、惊、险等特点。大熊猫保护区——王朗(九寨后山),生态旅游景区第二九寨沟——虎牙(四川旅游业的秘密武器)蜀中一绝(天然画屏)――窦圌山古时山上猿猴较多,因而原名猿门山,又因此山由豆子大的石头构成,山形如团(草团),所以,又名豆团山。后因唐彰明主簿窦子明弃官隐居山上,换修铁索桥。遂改名窦圌山。窦团山具奇、险、幽三大特点。加之南、西、北三面均为绝壁,三座主峰如擎天壁立,凌晨登顶,可观云海日出。翠柏浓荫――七曲山十二碧峰――罗浮山林海杜鹃――千佛山溶洞地质奇观(karst地貌)――白龙宫(位于乾元山麓,全长1200多米,共三层,分水、旱两部分)、佛爷洞(为川西北最大的karst溶洞,洞内结构有3厅、2廊、1河。地处龙门山北段的匡山山脚,洞旁溪流是平通河的支流)、猿王洞、金光洞(位于乾元山2上部悬崖)秀丽俊美的江河湖泊――鲁班湖、白水湖(湖光如银,满山叠翠,附近的如佛汤温泉自古为安县一大胜景)、南湖、翠湖、二郎峡森林公园---渔父村公园观雾山森林公园(江油)2独特的人文景观①上古文化盐亭——皇帝元妃嫘祖故里(嫘祖,传说我国古代最早养蚕的人,西陵氏之女,“蚕神”)北川——治水英雄大禹(夏朝开国君主)故里②汉唐文化西蜀子云亭(杨雄读书台)——汉代著名辞赋家杨雄,,为四川道教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一处。
绵阳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