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宏伟访谈.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宏伟访谈时间:2013-7-29整理:湖南工笔画学会点击:21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对当下美术领域的“繁荣”状态怎么看? 江宏伟(以下简称“江”):我看到的热闹,已经有点过分。画画的人和不画画的人都太在乎“画”这个东西,画画本来就是个人的事情,不需要别人和自己太在乎。以前的画家,有很多画家画得好的原因就是不把画画当一回事。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对画画太在乎了,所以显得很热闹。记: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吧! 江:当然。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忽视。但是很多人是在对文化概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入绘画,关注绘画,把画当成股票去炒作,把画家当成明星来宠,这是不正常的。我们知道,林风眠先生画得最好的时候是“文革”那个阶段,那个时候,他的画是不能出版发表,被宣判是一种永远没有指望的东西。因为当时所谓的主流思想认为他那些画没什么用,所以也没有更多的人来搭理他,所以他只能是自娱自乐画自己的画。傅抱石先生最好的画是在抗战时期,那时候战事很乱,画家能拿什么抗御战乱呢,他只好在内心里寻觅安详了,他在嘉陵江畔画的一批山水稿,非常精彩。我们今天的画家,画画的目的是不是纯粹,到底有没有真心做文化传承的事情?但是从语言上看,那种口号的表达神圣得让人觉得像宗教。语言有时真不可信。记:从你的绘画实践中,你是如何把握自己所选定的题材来大做文章? 江:因为喜欢画画,没有多想。我学画的时候,主题创作很吃香。大家都崇尚画人物画,那时连环画都吃香,而我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心里却是很向往那样去画。后来进了学校,学的是工艺美术系柒织专业,考前没有其它专业可以选择,当时也只想上大学,考上就行了,想法很简单。最初上大学时,有些基础课,画素描、水粉和工笔花鸟写生,我对画工笔画一开始就不喜欢,包括这个染织专业。我自己对素描和水粉很感兴趣,觉得这些才是艺术,其它的不是艺术。到毕业留校,学校指定我教工笔花鸟,没辙,这时候我才去研究花鸟,当时还认为工笔花鸟画是年画,很匠气,没把它当成艺术看,什么勾勒填色,渲染等等,这些陈旧的画法很单调,我有些担心,怕自己画不下去,很不自信。当时还曾有改画连环画的想法,但又觉得自己这方面没有多大才气,只有死心踏地画工笔画。那时我个人有一些理想化的艺术理念,这样,自身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境况中。随着慢慢向工笔画进入,便体味到里面的东西并不是我原来想的那回事。我现在对工笔画的看法与以前的看法是有区别的,以前看工笔画,多是近现代人的作品,方法都是描完了再填色,红的绿的,觉得画面反差太分明,认为那样很火气,觉得没有意境。没有艺术感染力。我对原来那种通俗图式的画有着强烈的逆反心。很早以前,我就觉得画应该讲究色调,讲究气氛,讲究意境。现在,我所实践的还是我从前的想法,大家从我的画里或许能看出我说的这些。因为我最开始接触的不是中国画,对绘画的认识其实是西方式的,画素描、水彩,讲色彩,讲颜色的对比,讲色彩的调合性。从眼晴看到你要画时,再找到一种你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从西画那样的审美转换到画工笔画审美状态中,其中要经历一个很费力的协调过程。画了这么多年工笔画,对于这种艺术表达形式我逐渐有了理解,明白了一些把握它的方式,包括艺术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让我养成了一种自我的观察方式,找到并掌握了一种如何平衡画面关系的能力,我把这种平衡关系就看作像音乐中的旋律。我努力在把握我自己的旋律。比如说,作曲家就要创造出自己的

江宏伟访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