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层激励要使一个企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要使企业的员工永葆青春,尽心尽力,构建整体的激励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整体激励框架大致分为三个层面:权益层;经营管理层;基本员工。下面要讲的是权益层激励。那到底什么是权益层激励呢?一、概念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刺激股东投资的激励制度。二、目的对这一阶层的激励目的是使股东保持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那么什么是权益层呢?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下面我们看一个微软股权分配的案例。P146,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1)81年微软成立(2)82年开始发放年度奖金,并给员工配股(3)奖励员工的方式有三个部分,一是工资;二是公司股票认购权;三是奖金。(4)微软还建立了晋级制度权益层并不只是简简单单指股东,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代理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代理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产权激励是权益层激励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产权激励是对人力资本的首要激励,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与方法。产权激励就是通过产权合约的形式将企业所有权卖给员工,是长期激励的一种有效形式。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和控制来实现的。产权激励的实施首先,产权不再简单地以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人力资本定价来确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针对经营层的激励手段主要有股票赠与、股票购买计划、期股激励和期权激励等;针对操作层的激励手段主要有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收购等。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权益层激励洪燕贤34黄达成3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