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实践论文姓名:徐伟班级:环境09—2班学号:07093172家乡办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农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政策的体现。现在,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耕种农业所需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要实现农民的致富,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是不可能了。暑期,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我们的有效问卷覆盖了8个自然村的127户人家,共536人,其中16-60岁的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为387人,调查显示,这几个自然村受调查总人口数为536人,其中16—60岁的劳动力为387人,%;截止2011年7月农村劳动力中就业人数为298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数的77%。,。在调查中各分队了解到在农村仍有部分适龄劳动力未转移就业,在家中从事一般农业生产或者赋闲在家。在受调查的未就业的119人中,除去19人上学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家庭需要,家中有老人小孩需要赡养抚养,占59%;其次是身体原因,为21人,%;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或知识而未就业的人数为8人,%。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三新”,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城乡差别越大,农民就越会为了短期的收入增加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既难以形成城市的食品安全供给,也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改变以往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全社会都来更加关注并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其二,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等问题日趋复杂。我们应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适当地引入外来志愿者帮他们提供一些卫生知识、文艺知识等,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比如成立老年协会、妇女协会,这些工作到位了,就能率先在农村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三,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在很多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的国家,农村大都是风光秀美、有幸福感的地方,很多城里人有向农村回流的意愿,在欧美发达国家,在日韩,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趋向。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应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应该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农民应该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让一些精神紧张、不堪污染的城里人被田园诗般的农村所吸引。而这些问题,都能通过在农村办厂来实现。如果农村和城市一样,有工厂,农民就有工作,继而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们也不必为了挣钱而外出打工。家里的孩子也不会成为“留守儿童”,年迈的父母也不会成“空巢老人”。有了工厂,就有了税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建造新设施,建设新环境。“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