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五篇【篇一】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的把信送到。这就是罗文,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们身边经常会有朋友和你说:你看xxx挺靠谱的(或者不靠谱的),这里的某个人“靠谱与不靠谱”真的就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吗?我觉得不一定,直到再读一遍《把信送给加西亚》,我问自己,我能做一名合格的信使吗?我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吗?我能做那个靠谱的人吗?《把信送给加西亚》描述的是一个在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陆军的一名年轻中尉(罗文),孤身一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历经艰难险阻,以其绝对的忠诚与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出色地完成了美国总统交给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书中的英雄主人翁,那个送信的人,也就是安德鲁·罗文,是美国陆军一位年轻的中尉,接到麦金莱总统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安德鲁·罗文没有任何推诿,出色地完成了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并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这本书赋予我这样的启示:在工作岗位上应该勤勉敬业,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多一些行动,少一些抱怨,只有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才能完成“送信“的任务。可以说,没有不能完成的任务,只有无法完成任务的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毫无保留坚决的执行,要务实,要绝对的忠诚。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责任感更多地体现在敬业之中,这样的道理似乎人人都会说,但却极少有人能做到。书中也有提到“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我想说的是,除了敬业,进取心对我们而言更为重要。在工作中没有一帆风顺的,就像罗文一样,在送信的整个过程中自然有许多偶然因素,但是他为了目标,克服所有的艰难险阻,最终完成任务。毫无疑问,罗文的成功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绝对的勇气和不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有人说:“现在的英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人。”深以为然。愿我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相信自己就是那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做好“送信人”,当好“守信人”,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在平凡的岗位上亦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篇二】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篇三】19世纪,西班牙军队占领了古巴这个小岛国家,并野蛮地奴役着古巴人民。1895年,古巴人民奋不顾身地争取自由。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美国不得已密切关注着古巴形势。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1898年4月,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并意识到和古巴起义军合作是赢得这场战争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美国总统对陆军中尉罗文委以重任,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联络信。罗文没有提任何问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五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