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附件1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做实《“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完善上海制造业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根据《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建设背景(-)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发生根本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推动着全球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制造业创新体系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转变;二是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三是创新模式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发达国家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正在加快建设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打造跨界、共享、协同为特征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引领全球制造业新一轮创新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清这一趋势,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才能完成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二)后工业化时代面临转型发展的新使命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形成了重大的产业综合优势和开放发展的创新优势。但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仍较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不足、产业创新高端人才紧缺、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国际产业竞争更加突出体现为科技创新的情况下,只有整合部署各类创新资源,探索构建新型创新载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才能发挥产业创新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作用,完成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二、总体要求(一) 总体思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为导向,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手段,创建一批有全球视野,对标,能够攻克一批、转化推广一批、积累储备一批前瞻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发展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并能代表国家或上海参与国内外产业技术合作、技术竞争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上海制造业的竞争力。(二) 建设目标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与时俱进的原则,分步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设5-10家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培育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提供共性关键技术的供给机制,为上海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在2025年前后形成比较完善的、能够与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要求相适应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制造业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相关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三)功能定位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面向上海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协同创新为取向,以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实现创新链条各环节活动,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上海

1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