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墩式护栏施工顺序基础开挖墩式护栏内模安装墩式护栏外模安装混凝土浇筑涂刷油漆施工完成二、墩式护栏施工方法墩式护栏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拌合站通过多次试拌,确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尽可能在当地选择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通过反复试验使混凝土既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又有适合护栏现场浇注的良好工作性。,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模板。相邻模板相接处采用角钢加固连接,外表面网格加固,保证了模板的刚度和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浇注过程中发生模板变形移位的现象,保证护栏外观质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指导各个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案。方案侧重于对墩式护栏整体线形和混凝土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等重难点工序的指导和控制,确保整个施工流程高质高效地进行。)沿测量的护栏侧边线,用高强度砂浆做止浆带,既能引导模板准确安装,又能止挡混凝土浆液外流。2)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无锈蚀和混凝土等。均匀在模板表面涂抹脱模剂,严禁漏刷或涂抹不均出现的流泪现象,现场使用脱模剂是由新机油和柴油按1:3比例进行勾兑。3)每块墩式护栏模板顶部和底部各设一套对拉螺栓,螺杆外套2cmPVC管与混凝土隔开,方便拆卸螺栓。底部对拉螺栓位置低于路面,顶部螺栓安设于每块模板中间的一块突出钢板上,高出护栏混凝土顶面10cm,利于混凝土顶面收平和轧光施工。保证了护栏顶部和底部尺寸和线形的平顺度。4)每块护栏内侧模板加设一个方木向外支撑和一根拉紧向内张拉,来调节模板的竖直度和保持整体稳定性。现场施工时用水平尺对模板竖直度进行量测,然后通过方木支顶作用和拉筋双向丝扣调节其紧松,使模板保持完全竖直,相邻模板不发生错位,每一跨模板稳固地形成一个整体,保证浇注墩式护栏线形顺直美观。)振捣棒距离模板的距离为25~30cm,振捣棒棒距为40~50cm,振捣时梅花状布置振捣棒的插棒位置,振捣棒应快插慢拔,并不得出现漏振、少振和过振现象。2)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和预埋部件。3)每个振点的振捣持续时间宜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或发亮为度。4)片石采用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30。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片石应均匀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层。5)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中断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6)片石体积不得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5%。,斜线倾角为45°,线宽及间距为15㎝,在设置时把向下倾斜的一边朝向行车道,从而具有警示、轮廓、美观、线形诱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功能。,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对各道工序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方案解决。技术部门与工地试验室协作全程监控各种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测量班及时准确地对护栏进行测量和复核。施工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突出对各工序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和质量控制;对每道工序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规范工人操作;发现新问题及时解决并修改施工方案,有效地指导每个环节的施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护栏施工。,按照规范对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结合现场护栏施工对混凝土工作性的要求,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前提下,优化混凝土现场施工配合比。为保持护栏外观光洁度,适量增大水泥用量。细骨料为中粗河砂,粗骨料为5-,应尽量减少骨料中的含泥量。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准确计量外加剂掺入量,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整个施工过程中,避免更换原材料的产地、规格和型号等,以免造成混凝土颜色不一,影响护栏外观质量。,其外观质量直接影响桥梁整体美观。针对现浇混凝土墩式护栏常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外观质量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严格把控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混凝土墩式护栏的外观质量。墩式护栏线形不顺畅,顶面存在波浪现象。施工测量中,用全站仪一次性将施工用线放出,模板安装严格按照施工用线,模板校正时应在模板内边拉线矫正。提高标高测量的准确性,并在浇筑前再次进行复核。顶面收平轧光时严格按照标高点,并用铝合金直尺检验顶面平整度。加强模板刚度,严格控制模板加工精度,模板安装前一定要进行组合调试
墩式护栏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