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尊师重道就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学校一直以来都在倡导讲文明、懂礼仪,讲究尊师礼仪能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加浓厚。古往今来也有许多非常注重尊师礼仪的名人,让我们来一起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学雅言践善行,争做尊师重道的文明好少年!朱德尊师的故事1957年初,开国元勋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和周围的观众愉快地交流,这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走进礼堂,朱德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礼毕又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老师”,然后,朱德又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自己才坐下。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朱德尊师的行为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朱德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程门立雪、张良拜师……这些耳熟能详的尊师故事,让我体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深刻含义,同时明白尊师重道并不一定需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同学们,就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到,做到自觉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一声声亲切的“老师好”、“老师再见”,一次次礼貌的让行,听取老师教诲时的虚心、不顶撞,面对老师时的诚实、不欺骗,课堂上专注的目光、积极地发言,作业本上工整的字迹、仔细地答题……这些行为处处体现了尊师礼仪。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学雅言践善行,争做尊师重道的文明好少年,让尊师礼仪坚实地植根于每位同学心中,相信文明礼仪之花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处处盛开,尊师重道的文明会代代相传。尊师礼仪三字经晨风吹,阳光照。好学生,讲礼貌。见老师,问声好。学知识,遵教导。与师谈,要谦恭。见师忙,不打扰。写作业,贵独立。老师见,心欢喜。遇老师,要让路。要诚实,不说谎。讲学习,讲礼貌,习惯好,更重要。
尊师重道的文明好少优质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