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2、亲近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对祖国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教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地形图、歌曲《黄土高坡》录音带。2、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反映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歌曲或文章。教学过程一、看图猜地名1、教师出示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如:雪域高原、沙漠戈壁、草原、水乡、沙滩等。2、引导学生欣赏后回答问题。(1)猜猜这些图片可能拍自祖国的什么地方,为什么?(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3)用几句话描述它的特点,给它取个好的名字。如:椰林海韵……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评价。4、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江南水乡河流交织、风景秀丽,请大家想想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又有哪些特点?二、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美1、学生交流展示能反映家乡自然环境的图片、文字资料,发现家乡的环境特点。如:家乡绿树成荫,像绿色的海洋;家乡山多,大大小小的山峦叠起;家乡的梯田如诗如画……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家乡自然环境名片”。教师指导学生联系家乡实际,制作的名片能反映家乡的地理环境特点。3、展示成果,评价鼓励。将名片粘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上台欣赏、评选最满意设计奖。最后由获奖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设计的名片。三、资料汇报1、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课前请大家搜集了能反映各个地方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下面请大家把它贴到中国地形图上。2、学生自由将图片、文字资料贴到中国地形图上。3、欣赏、点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点评:同学们帖得是否恰当、图片为什么要贴在这里、理由是什么。4、在讨论的基础上再次调整中国地形图中的图片、文字资料。5、小结: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从这张图上你能找出我国地形的类型吗?四、分析祖国地形特点1、找出地形的类型。如:橘红色的代表高原、绿色的为丘陵、黄色的代表盆地,等等。2、说说各种地形有什么特点。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地形图,从中总结我国地球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国地形的一些基本特点。如:河流多自西向东流、西边的多是山脉,地势高;而东边的是丘陵,地势相对较低;等等。可以让学生通过地图总结,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总结,说说他们去过的地方的地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补充一些信息。下面的信息可供教师参考。我国地貌、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五、从文学、艺术角度感受地形的美、奇1、过度: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祖国风光秀美以及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确实,我们的祖国就是这么美丽。生长在这样美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正是这份喜悦,使得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赞颂这些美好的事物。下面我们听一首歌。2、播放《黄土高坡》。教师引导:你知道歌曲中描述的是怎样的地形?(学生回答)还有很多这样的艺术作品都反映了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我们一起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欣赏。课前,老师
《这一方水土》教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