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初步构建学校创新型、有特色、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特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1、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分析学生现有学习方式的特点和局限,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自身的专业技能特长和学校实际情况,拓展校本课程开发领域,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2、以弘扬我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构建我校“严格而自由、基础与特长、整体而个性”的开放式教育模式,形成我校“现代化、数字化、人文化、双语化、园林化”办学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生活空间,创造多种多样的机会,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理的自主发展,使之成长为“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以开发兴趣小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开办周未体艺学校为重点,开发体现学校我我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4、以学校文化为主线,打造书香校园,围绕学校主课题“小学开放式教育”,紧贴时代脉搏,紧根新课程改革步伐,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激发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二、情况分析1、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学校,连云港市模范学校要,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课程资源、充足的物力资源、高素质的教育师资、优质的智力资源和领导的高度重视。2、学生的需求:当前小学生基础知识普遍扎实,知识面宽广,兴趣广泛,开设丰富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家长的建议:广大家长对学校培养目标已不再局限在学科成绩上,他们普遍要求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表现机会,为学生多方面成长提供发展空间和平台。4、村队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对村队开放,充分发挥学校优质资源,使之成为传播文化的摇篮;同时也要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使之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5、社会与时代的需求:要求课程开设立足现在,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兼具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校本课程标准教师可将教案转化为《课程纲要》。《课程纲要》不等同于编教材,兴趣类课程也不需教材。1、课程目标:3-5个目标即可,全面而具体地陈述,课程目标的主体(学生);课程目标条件(描述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才能产生);表现的程度(对不同的学生统一的要求是什么,对不同的学生有无分层次的要求)。2、课程内容:知识与活动、选择与组织等,活动安排要有规划。3、课程实施: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4、课程评价:过程评价、多元主体评价。5、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六、组织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领导小组组长:武文影成员:陈婉婉、仝雪霞、许银花祁运花、马雪艳、卞贵英、郭进轩、吴登福、张美菊、韩素云。七、保证措施(一)建立领导组
课程开发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