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博弈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运用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博弈论毕业生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本文就博弈论在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加以分析,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提供参考。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者赛局论,最初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当结果无法由个人完全控制而须视群体的共同决策而定时,个人为了取胜应该采取何种策略”的学问。正如该理论的创始人冯诺曼在1928年所发表的有关论文中所阐述的,任何一种团体游戏,例如“剪刀、布和石头”,都是一种群体环境之下如何做决策的问题,因为各个策略之间存在互动关联,而团体游戏的策略运用应该有其规则与原理可循,由此便诞生了一门新的学问一一博弈理论。在博弈论诞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中,众多学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使博弈论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博弈论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加以探讨,以期对高等学校、相关教师及高校毕业生做一有益的参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社会文明与进步和全民素质提高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急剧膨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现。据教育部的估算,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预计37万人待业;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结合近五年的大学毕业生数及实际就业数,数据处理如下图:(单位:万人)
第一、体制及制度性因素。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将大大改善劳动力素质,其就业本不应成为太大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上图所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未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率也在不断下降。这主要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重要的联系,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还很不协调,第一产业比例过大,第三产业比例过小,即使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仍然满足不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在市场规律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质量、培训结构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从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模式上看,一直以来都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缺乏个性化培养,使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设置上来看,专业的划分、招生的比例和教学的组织缺乏应变能力,对专业及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教育模式的严重滞后使得部分高校生毕业后,因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不能马上就业。
第二、毕业生个人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理预期往往偏高,其就业期望与现实需求存在反差。调查显示,对于薪金,60%以上的毕业生期望在2000元以上,20%的期望
试析博弈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运用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