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中国通俗文学史论文题目:从《孽海花》主人公金雯青浅析晚清知识分子院(系):人文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090902班学号、姓名:090902104张帆指导教师:张霞2012年5月10日从《孽海花》主人公金雯青浅析晚清知识分子摘要:《孽海花》与当时著名的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并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其中主人公金雯青思想行为的表现极具代表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知识分子在清末时的整体状态。关键词:《孽海花》,金雯青,知识分子,状态《孽海花》作为历史小说,刻画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国古代“良史”的实录精神的同时又借鉴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讽刺手法,以写实笔法评说事件、权衡人物。即使对威毅伯(影射李鸿章)这样的人物,亦绝非一概骂倒。这样的写法使得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金雯青能够被赋予代表晚清知识分子形象、状态的责任。金雯青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形象。中国传统文人士子作为一个生产精神文化的特别群体,作为一个缺乏独立经济基础的社会阶层,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寄生性和附着性。他们从属于统治阶段,以自己独自掌握的文化知识为其服务他们对政治保持着长久不衰的浓厚兴趣,以极其热情和执著的精神把“学而优则仕”作为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科名是读书人的第二生命”,文人们只有通过把才学售与帝王家才能获得安身立命的位置,因此功名仕进是历代文人士子始终不肯放弃的追求,即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一听见开考的消息,不管多垒四郊,总想及锋一试”。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犹如一个充满巨大向心力的吸盘,把文人士子紧紧吸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金雯青便是其中欣欣向荣的幸运及第者。他以状元的身分在小说中出场,这种特殊的身分蕴含了特殊的意义。“状元”是自实行科举制五百多年以来中国社会最令人艳羡的头衔和荣誉,是中国士人们梦寐以求的价值体现。这一身分的赋予使金雯青无疑便成了传统文化的负载者。小说略去了他十年寒窗、攻史啃经、习作八股的历程,直接从他蟾宫折桂,成为天子门生的显宦荣耀时着笔,却正是借“状元”这一身分所负载的文化积淀意义,来暗示金雯青有着千百年来文人学子的普遍经历。在他身上,具备一般旧文人的优点和劣习,学问“数一数二”,“文才扬名一时”,诗词文赋,金石版本无所不通,更还有与“蕊宫榜首”彩云的“再世姻缘”的艳遇。若是时光倒流几十年,几百年,他完全可以陶醉于自己的才学,做一名高雅风流、悠闲洒脱的士大夫。然而他所处的时代使他一出场便面临尴尬处境回乡省亲途经上海。在这里,他见到的是身穿西服的青年男女,出入西式餐馆的官员,钦派出国的使臣,他们用刀叉进餐,以香槟和咖啡代酒,听到的是“咭俐呱锣”的外国话,不知所谓的西国政治艺学,他却只能“在旁默听,茫无把握”。面对这种窘迫情形,他才猛觉自己“虽中个状元,自以为名满天下,那晓得到此地,听着许多海外学问,真是梦想没有到的哩”。这位清王朝最优秀的儒生不得不受到周围变化着的世界强加于他的不合时宜的折磨,他隐隐地感到了状元科名鼎甲的贬值。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旧文人在世界文明面前的茫然无措。西学东渐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博通西学的知识分子,他们接受西学的熏陶,不羡科名,不走仕进之路,开始对旧文人产生逼摄。“状元”在他们面前,明显地失去了传统中所具有的光彩和诱惑力。传统文化的至高地位在这里开始动摇,它不得不
孽海花论文 从《孽海花》主人公金雯青浅析晚清知识分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