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面对的困境及思考.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面对的困境及思考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德育
论文摘要: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涵义,面对的困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笔者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应当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四习惯和四意识;严格管理机制,将道德约束与制度、法律约束相结合;优化社会、学校、家庭的育人环境,主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一词是从军事教育那里借用的,指的是对军人的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培养。在高校实施养成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作风,另一方面养成教育还包括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创新实践等内容。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青少年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条件。
一、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面对的困境
首先,在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消极的错误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思想以及腐朽的思想文化,难免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一些大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无法与社会现实进行同步互动,在心里调节方面与现实存在种种偏差,导致心里错位与扭曲,无法适应和融人社会。出现了道德评价紊乱,道德监督、调控失灵,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等方面出现大面积“滑坡”的现象。
其次,当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如缺乏生活阅历,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社会交往能力弱,自私蝙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并且缺乏文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觉性差,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情绪、沉沦情绪,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麻木状态。
再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据有关调查显示,%,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所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养成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形成的需要,是养成严格的纪律的需要,是青年学生确立科学的自主意识的需要。加强养成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书和管理两个着眼点出发,引导大学生研究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性的选择,养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面对的困境及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