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位于江西中西部,赣江中游,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以山地、丘陵为主,俗称“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由于受山区丘陵的制约,建国以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缓慢。党的“十六大”至今,吉安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截止目前,全市农业机械化已达到新的发展层次,机耕率达70%,机收率达50%,现代农业逐渐兴起,传统农业悄然消失,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亮点纷呈。亮点一:农机购补贴政策的拉动,提高_r吉安农民购机的移{极性,JJII速r“黄,卜岗、“铁,卜”l:岗的进吉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慢转快的过程。过去,农民种田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据资料显示,2002年底以前,,联合收割机只有l82台。近年来,在党的衣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下,吉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突飞猛进。2004年,相隔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吹响号角,当吉安市本级财政安排10万元用于全市农民的购机补贴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农民开始踊跃购买农机具。随后从2005年至今,中央及各级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补贴力度,2005年全市共争取中央、省、市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330万元,2006年达到500万元,2o07年达到l020万元,2O08年达到2700多万元。这些资金的运作,启动了农民的自有资金达2个多亿,短短的几年间,全市就新增加农机固定资产近3个亿。政策的引导,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主导、市场辅助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为什么农民购机的积极性飞跃式上升?主要是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民通过算帐对比了解到,机耕成本远比畜耕成本低,因此,农民纷纷放弃耕牛,购置“铁牛”。如吉州区瓦桥村06年前有耕牛860头,减少到现在的86头;泰和县灌溪镇新居自然村在06年前有耕牛60余头,减少到现在的8头,螺溪镇木龙村戴前自然村由06年前的18头,减少到现在的1头;安福县寮塘乡英塘村小组由06年前的30余头,减少到现在的8头,降幅分别达到90%、86%、94%和73%。农业机械以其方便、高效、花钱不多的优越性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弃牛购机,“铁牛”取代“耕牛”的势头越来越猛,在田间很少见到牛耕田的情景。如今,农民站在家门口等农业机械上门来服务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据统计,到2008年10月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9M(emA0Im?E()unfl1erIfs-鞴农吉网新到393万千瓦,,年递增率达18%以上。联合收割机达4800余台,是2002年底前的25倍,短短5年多时间的农业机械保有量,超过了从建国以来到2002年底50多年的总量,五年超过五十年,已经成为现实,农业机械化在吉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亮感二: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引导,推进了吉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及秋冬季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吉安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引导,作为重头戏来抓。这几年主要是在水稻高产万亩“示范片”创建上做文章。全市13个县(市、区)都创建了规模在10000亩以上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片”,各地把“示范片”作为推广先进农业机械的有效
革命老区农业生产焕发新活力 农业机械化成为吉安现代农业亮点.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