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随县十二五规划随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根据《随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随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随县位于鄂西北,地处淮水以南,汉水以东,跨北纬31°19′-32°26′,东经12°43′-113°46′,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东依武汉、西邻襄樊、北至信阳、南离荆门,交通十分便捷,居“荆楚要冲”,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随县地势自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山脉走向呈西北和东南向分布,北为桐柏山山脉,南为大洪山山脉,两山遥相对峙,支脉四延,形成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四级阶梯。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高度海拔200-800m,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m左右。境内涢水流贯其间,厥水、漂水、溠水、均水形成涢水流域。。(二)基本县情:全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名列全省第一。比全省版图面积占第二名的房县多563平方公里。全县辖19个乡镇,391个村(居)委会。2009年底,,,%,,%。。(当年价,下同),,,农民人均纯收入5175元。随县交通比较发达,覆盖全县的交通网已经形成。汉十、随岳、麻竹高速,316、312国道,汉丹(复线)铁路、西宁(西安至南京)铁路与汉丹铁路联络线贯穿随县境内。(三)自然条件:随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冷暖适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为2059-2083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3℃-1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940至1040mm之间,且降水分布不均,。历年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75%,-。全年无霜期220-240天。随县主要地带性土壤是黄棕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石灰(岩)土等。随南、随北主要为山地黄棕壤,随中为黄棕壤与黄褐土的混合分布。%,%,%,%。从土壤总体情况分析,比较有利于树木生长。(四)林业现状:,,%;,%。林业用地中,,%;,%;,%;,%;苗圃地1020亩,%;,%。全县活立木蓄积852万立方米,%。随县树种丰富,共有71科,174属296种。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常见树种有:马尾松、栎类、意杨等。珍稀树种有银杏、青檀。灌木有山胡椒、胡枝子等;藤本植物有葛藤、金银花等;地被植物有苔藓、蕨类等。总体看来,北部植被覆盖度低,阔叶树居多;南部植被较好,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都较丰富;中部平原树木较少,多荒坡荒滩,林木覆盖度低。随县古树众多,百年以上古树达1000多株,以银杏最多,其余为栓皮栎,柏木,枫杨,枫香,鸡冠树,板栗,皂角树,女贞,紫藤,乌桕,榆树,檀树。其中,座落在绿水洪山坪的千年银杏,堪称名木。野生植物最有价值的要数原生牡丹群落和丰富的兰花资源。大洪山野生牡丹群落,面积大、分布广、数量多,花色全,完全处于原生状态,是牡丹园艺种的原生地之一,是中国牡丹的重要发祥地。随县是湖北省主要的产兰区之一,全境均有分布,尤以万和镇居多,蕴藏量十分丰富。主产春兰及春兰的变种线兰,蕙兰及蕙兰的变种送春和春蕙。随县野生动物较多,常见的兽类有11科30余种,鸟类25科40多种,两栖类爬行类3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白冠长尾雉、娃娃鱼等。常见动物有喜鹊、画眉、野兔等。随县林业机构网络健全,设有18个林业管理站,3个木材检查站,1个森林公安局及3个森林公安派出所、1个林政执法大队、1个资源资产管理中心、1个林业勘察设计队、1个林业技术推广中心、1个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1个国有林场,全县林业系统共有干部职工362人。全县林业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有专业技术人员280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45人,初级职称235人。二、林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县在林业发展上,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迎接新的挑战。(一)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林业,给林业
随县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