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矽尘长期暴露人群死亡率的队列研究学位申请人:刘跃伟导师:陈卫红教授摘要矽尘(silica dust)一种十分常见的粉尘。很多工作环境中如金属矿山开采、耐火材料厂生产、陶瓷生产加工等,都存在矽尘。长期吸入矽尘的最严重后果是发生矽肺病(silicosis)。根据我国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2009年职业病防治工作和2010年重点工作情况通报》,2009年共计报告职业病18,128例,其中尘肺病多达14,495例,占职业病总数的80%,而尘肺中的92%为矽肺和煤工尘肺,尘肺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健康,制约着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据估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300万产业工人在工作环境中会直接或间接接触矽尘,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矽尘暴露人数众多,如印度有超过1000万,欧洲有超过300万,美国有超过170万工人工作环境中可能有矽尘暴露。矽尘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已被研究多年,研究结果发现,矽尘长期暴露除能导致矽肺之外,还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传染性疾病(肺结核等)、肺癌等。1997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将矽尘归类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group 1),但同时说明这一结论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由于矽尘的普遍性和严重的健康危害,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各类流行病学研究,但矽尘的健康危害及其机制仍在探讨中。我国接尘工人和矽肺发病数均为世界第一,但至今缺乏长期大样本研究获得的系统矽尘健康危害资料,包括矽肺的发病率。因此,本研究在前期建立的矽尘长期暴露工人队列基础上重点探讨矽尘暴露对死亡率的影响。肺癌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癌导致的死亡数目居全部恶性肿瘤之首。多数矽尘和肺癌的研究表明矽肺患者的矽尘暴露与肺癌危险升高有明显关联,但是大部分研究结果提示单纯矽尘暴露而未患矽肺者中肺癌死亡危险稍有升高甚至没有影响。多个meta-分析和综述的结果也不一致。此外,由于吸烟资料收集比较困难,所以大多数队列研究在分析矽尘与肺癌关联时并没有考虑吸烟因素,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矽尘和吸烟在肺癌死亡危险中的交互作用研究非常少,有文献报道该方面研究落后石棉和吸烟交互作用研究至少20年。多个研究已证实空气颗粒物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的关联,但是矽尘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或死亡危险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目前已有的研究仅局限于标化死亡比的计算,对照人群为其它城市或全国居民死亡率,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各个研究结果之间也并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末,同济医科大学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矽尘队列,旨在研究矽尘、矽肺和肺癌之间的关系。该队列纳入了当时中国中南地区的29个金属和陶瓷厂矿在1960年至1974年期间在册且工作一年以上的所有工人,共计74,040人,1960至1986年为回顾性研究,其后,前瞻随访至2003年底。本研究系统探讨了矽尘长期暴露与总死因和主要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矽尘长期暴露人群死因分析矽尘的健康效应相关研究开展的比较早,除矽肺之外,已有研究报道矽尘与许多其它疾病都有明显关联,如肺结核和其它呼吸系统疾病。但是,矽尘导致的健康损害远不止这些。本部分我们主要探讨矽尘暴露与全死因和主要疾病死亡的关联,分析矽尘暴露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AR)。本部分研究对象为来自中国中南地区29个金属和陶瓷厂矿的74,040名工人,从1960年1月1日随访到2003年12月31日,随访期间收集各厂矿环境监测资料、队列成员的终生职业史、生命状态变动情况等,通过工种-接尘矩阵(job-exposure matrix, JEM)和职业史计算累积矽尘暴露量,以评估队列成员的职业暴露。以全国城市居民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各疾病死亡率为参照,计算第一死因的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SM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计算不同矽尘暴露水平在各疾病死亡危险中的危险比(hazard ratio, HR)及其95% CI。,共计随访2,306,428人年,入队时平均年龄为27岁,队列成员中矽尘暴露工人为49,309人,整个队列共死亡19,516人。
矽尘长期暴露人群死亡率的队列的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