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总结报告项目背景分析●世界各国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模块教学”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能力本位培训”模式。●中国对校企合作的研究:高职教育宏观思路的形成。●浙江高职教育发展研究:普遍存在四个不足,探索适合区域特点与需要的高职教育模式成了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实践探索过程(一)●学院创办伊始就成立金华大学发展基金会和董事会,首批数十家企业构成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联动发展的基本框架。校企联营的序幕徐徐拉开。●1998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部分院系就“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强调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日益明显,校企联营的思路逐渐成熟,校企合作模式开始显现。零星启动阶段(1994-1999)实践探索过程(二)●整合社会力量,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整合学校力量,强化研究院所建设●推广“产学”结合和“产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发展提供足够、有用的人力资源●整合推广的成效(1)校企合作多种模式产生,拓宽了改革思路(2)校企合作多篇论文发表,充实了理论基础整合推广阶段(1999-2002)实践探索过程(三)深度提升阶段(2002-2004)●成立校企联营办公室,引导校企合作从自发迈向自觉●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引导校企合作从单一走向综合●大力强化基地建设,引导校企合作从松散走向紧密基地建设呈现规模化发展势头,教学改革凸显特色效应,科研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招生就业呈现良性循环态势。为数众多的论文发表,课题立项取得突破,媒体关注前所未有。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向纵深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环节之一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创建基地平台●政府搭台:通过政府衔接,促进我校28家研究所面向企业,推动厂研一体化。●社会搭台:12个2级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专业搭台:以专业特长参与企业产品研发,通过产品研发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中介搭台:通过行业协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等中介,将注册制度、认证制度纳入教学。●项目搭台:以技术合作为突破口,以技术应用科研为特色推进研学的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环节之二校企合作的着眼点——改革教学内容●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贴近。●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贴近。●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坚持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贴近。校企合作的实践环节之三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变革科研模式●克服目标隔离倾向,从以专业为主线的研发走向以产品为主线的研发●克服人员隔离倾向,从高校与企业研发人员的隔离走向真正的联合●克服成果隔离,从高校研发成果与企业需求的脱节走向紧密的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环节之四校企合作的突破点——拓展招生市场●强化订单培养,探索多种模式●克服成果隔离,从高校研发成果与企业需求的脱节走向紧密的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环节之五校企合作的落脚点——畅通就业渠道●校企共同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校企共同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校企共同实施市场化运作
五位一体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