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源于达达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不能与超级现实主义混为一谈,超级现实主义又称照相主义,是七十年代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美术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不同。超现实主义,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画家代表:马格里特马格里特(1898~1967),比利时画家。1898年11月21日生于莱西讷,1967年8月15日卒于布鲁塞尔。早年受业于布鲁塞尔艺术学院。成熟期的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特点。代表作有《两姐妹》、《受威胁的凶手》等。、麦桑等和波普艺术家,有一定的影响。P画家代表:米罗米罗(1893—1984),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他企图摧毁理性和逻辑的主宰,把无意识和非逻辑心灵的冲力解放出来,并且探测不可见领域和视觉世界的奥秘。以简约再简约的创作手法,将人和事物彻底简化,营造一种童趣、甜蜜的趣味,他将文字放在画中,把文字画得扭扭曲曲,让文字变成画的一部分,创造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被称为“诗画”。PF
超现实主义流派和其风格教育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