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素书》白话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素书》白话文谭威居士著译序原序浅释一、事物缘起〖原始章第一〗二、俊、豪、杰〖正道章第二〗三、修身养志〖求人之志章第三〗四、坚定志向〖本德宗道章第四〗五、奉行仁义〖遵义章第五〗六、安于礼仪〖安礼章第六〗译序谭威黄石公《素书》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宋史。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一卷,张良所传。’《素书》问世以来版本甚多。有明朝窜眇阁刊《先秦诸子合编》本、《汉魏丛书》本、明朝唐琳刊本、《说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书》本、明朝王士祺本、明朝溪香馆刻杨慎评本等等,不一而足。《素书》是作者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全书六章共讲了五个问题,兹简介于下。一、阐明了作者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二、阐明了作者用人的原则。作者依据才学之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是故其无异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水平的准则。作者认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有著指导性意义。‘恭俭谦约’、三、作者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罗万象。四、作者总结安邦治国的经验。作者认为‘短莫短于茍得’(反对短期行为)‘后令缪前者毁’(政策必须备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识和非神观念)。这些,对于后人参政有一定的启发。五、作者阐述了他自己的处世之道。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作者提出‘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出了借鉴。大凡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都和个人的修养,能否协调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人看来,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程序是不可打乱的,因此将‘人’的问题放在首位。国人认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军事的高度集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军事。‘败莫败于多私’、‘阴计外泄者败’、‘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等,对于指导政治或军事行动,有著同样的意义。综上所述,《素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的价值,很值得一读。限于水平,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之处,乞望方家教正,以益后学。〈原序〉浅释黄石公《素书》共六篇,按《前汉列传》《》记载了黄石公于圯桥授张良的《素书》,世人多以为那就是坊间流传的《三略》《古兵书》,(旧传为黄石公所著),这实际上是传之者误传。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有盗墓贼打开了张良的坟墓,于玉枕中获得此《素书》。《素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书有秘戒:‘此书不许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如所传非人,一定会受到祸殃,遇到合适的人不传,也将受到祸殃。

《素书》白话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