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偏瘫的护理体会【摘要】通过对8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病因的了解,对每位患者制定出严密的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住院全程的健康教育,以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为重点,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并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健康教育;康复;护理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发病率约占全脑卒中的60%-80%[1]。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其中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笔者通过对8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共收治在门诊CT确诊为脑梗死偏瘫患者83例,其中男患者57例,女患者26例,年龄51岁—78岁。 2具体实施方法 :患脑梗死致患者偏瘫后,使其从正常人突然丧失活动能力,以致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加之患者对该疾病缺乏认识,所以情绪不稳,在感情上难以承受,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这时就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为:护士要主动与患者多沟通,找到其情绪波动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进行心理疏导,给予讲解与其疾病相关的知识,通过言语的沟通,肢体语言的帮助,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安慰鼓励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尽量避免让病人情绪激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脑梗死病人多半肥胖、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压疮。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注意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做好局部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轻轻按摩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翻身的频率一般在2小时左右。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保持患者个人卫生,勤换衣服,保持床铺平整、干燥,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 :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加之长期卧床,最终将导致肌肉萎缩。为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应及早的为其做好肢体功能的锻炼。早期帮助病人活动瘫痪肢体、促进康复。发病第二天如果病情平稳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运动,体位变换,如翻身,偏瘫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床上运动训练,以被动运动或按摩为主,通过讲解、示范等方法。方法为: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锻炼,做好患肢的伸曲、抬高、内旋、外展等被动活动[2]。每天至少1-2次,时间为每20-30min1次,也可视患者病情适当增减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即帮助病人瘫痪肢体进行伸屈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防止肢体挛缩变形。不活动时应使病人的瘫痪肢体处于抗痉挛体位,即仰卧时患侧上肢放在一软枕上,使之稍呈外展、外旋,肘关节微屈曲,腕关节稍背伸,手握一适当大小的圆柱物体,如手纸卷。垫起背部,使之向前向上;下肢外侧臀部垫起使之髋关节内收,骨盆前挺,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应保持9
脑梗死患者偏瘫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