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回收痛点:前方“炮火连天”,后方“粮草缺乏”治理动力电池回收难题,必须采取市场引导和政府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让正规企业有动力,让违规者付出代价。目前,以京津冀地区废铅蓄电池回收为例,80%掌握在非法社会源渠道,正规动力电池企业回收量非常小,且正规再生铅企业80%的原料都来自非法社会源渠道。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都已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与此同时,新能源动力蓄电池正在进入规模化退役期,预计2020年累计退役量将超过20万吨。这些电池如果处置不当,带来的环境影响、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都是惊人的。8月1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让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的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非法回收大行其道,正规企业喊“缺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济源市市长石迎军呼吁解决动力蓄电池回收问题。他透露,全国每年产生超50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如果不能科学回收,将会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这两年,随着国家对这种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废旧铅蓄电池的回收乱象有所收敛,但其背后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位从事铅蓄电池回收的企业家就曾直至其弊端:由于政策缺失等多方面原因,现在铅蓄电池在回收和拆解处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每年全国有几十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去向不明,整个回收体系处于相对无序状态,行业中非法回收、非法冶炼大行其道,废铅蓄电池回收市场长期由“游动回收商贩”控制,废电池大量流向非法小冶炼作坊,形成了完整的体外循环“地下产业链”……与此同时,正规的回收企业难有竞争力。据了解,特别是在局部人口密集地区,废铅蓄电池成为再生企业争先竞价购买的资源。一些无正规环保设施的非法地下再生企业争先抢购,由于非法的处理企业不含税交易,且无污染处理成本,可以提高原料收购价格获得更大的竞争空间,导致正规再生企业面临“缺粮”的尴尬局面,无法与非法产业链竞争,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石迎军曾以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证明正规回收企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据悉,该公司从2003年成立废旧蓄电池回收公司,年回收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54万吨。但是,因建设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成本高、难度大等原因,生产线面临着开工率严重不足的困境。这也得到了工信部所属研究机构赛迪研究院的证实。从该单位获得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废铅蓄电池回收80%掌握在非法社会源渠道,正规电池生产企业回收量非常小,且正规再生铅企业80%的原料都来自非法社会源渠道。废铅酸电池被拆解后的酸液中包含铅泥,在冶炼过程中又会产生铅渣,处置不当就会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目前正规电池生产企业和再生铅企业生产线大都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环保标准高,但小作坊的回收则处于无序状态。在一些不规范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点采访发现,大量废铅酸蓄电池利用各种车辆随意装运,其存贮场所大多较为简陋,有的甚至露天堆放,很少有环保措施。回收商贩对电池进行随意拆解,铅酸液体倾倒一空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而这些不规范回收的废铅酸蓄电池,一般还会倒卖给小冶炼厂或者小作坊,专业处理无从谈起。不再重蹈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回收的覆辙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超过210万辆,而且这一速度还在快速增加中。经过几年的快速扩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和消费国。随着我国新能源
废电瓶回收痛点:前方“炮火连天”,后方“粮草缺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