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内潜在的知识资源开发―—略谈企业产权中的人力资本股摘要: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是指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和结构资源的总和。然而,让拥有知识的企业家、经营者掌握公司的经营权,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1]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具有私人性、不可处分性、动态性等特点。人力资本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物的属性,但它不同于奴隶社会农奴所出卖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具有追逐利润的本性,其结果是实现了人力资本的股份化。人力资本股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股份化,其产物是人力资本股;二是间接股份化,其产物是物质资本股。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确认利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人力资本股具有与经营者、职工身份的密不可分性、股权行使的非本人性、不可自由转让性等特点,发挥着确认人力资本价值、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作用。在开发利用企业内潜在的人力资本股中,除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之外,还有很多法律问题需要解决,如:对人力资本股的确认与假人力资本股的认定与纠正;人力资本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职工持股会的地位;人力资本股的变动;关于含有....人力资本股的公司的注册登记及其债务承担等系列问题有待研究、探讨。[2]关键词:知识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股份化人力资本股引言:近十年来,我国的企业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了艰难的攻坚阶段,这一直是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这对我们深化企业(尤其国有企业)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最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又有重大突破,第一次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第一次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3]改革开放以来,产权制度一直是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焦点,尽管如此,这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解决和突破产权制度改革这一难题?我们必须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产权有了新的提法。在下一步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将以上的两种提法学懂弄通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指导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深化改革以求实现新的突破、新的跨越。同时,在过去改革开放20年间,我们经历了产品市场化、资本市场化的洗礼。[4]当前,全国各地许多企业正在掀起新一轮的产权制度改革的大潮,这将会促进国民经济的战略调整,推进整个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因而,....加大对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积极开发、利用好企业内潜在的知识资源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出重头戏。探讨企业产权中的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股是既旧亦新的课题,国有企业的深层次改革必将引起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的新一轮改革,作为企业家、厂长(经理)和企业的高级拔尖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必须积极开发、利用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5]不难预见,在未来20年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资本市场将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下一步将以产权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和新的亮点。一、企业产权中的人力资本产权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一直被我们倡导,从两权分离以后,不仅资本所有者缺位,而且企业经营者也缺位。所谓资本所有者缺位是指国有企业投资主体一元化而导致的无人格化资本所有者,主体来行使所有者权利,所谓企业经营者缺位,是指国有企业模糊身份的厂长(经理)难以转变为职业企业家。其实,我们不是因为缺乏职业企业家,而是如何让职业企业家获得经营权,如何让职业企业家愿意经营管理国有企业。尤其是如何让现有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以及国外的职业企业家获得国有企业的经营权,不仅涉及观念的转变,而且涉及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我们必须承认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存在,并允许企业家以自己的人力资本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这是解决经营者缺位问题的关键。企业在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中,承认企业拔尖高级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产权的存在,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第一、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使企业家成为企业的主要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司经营者不仅要配置各种自然资源,而且要使自己作为一种资源参与配置。让拥有知识的企业家掌握公司的经营权,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第二、知识资源是可以量化为股份制的产权。对企业而言,知识资源是指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和结构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本是指企业高级经理(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随着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展,知识资源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量化为股份制的产权。而把知识资源量化为股份制的产权,首先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量化为股份制产权。第三、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是企业投资的结
学习论文3-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