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论文.doc:..毛概期末论文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探索,找到了答案。1956年,经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这表明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探索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党也经历过挫折,发生过失误。然而,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后来者继续探索提供了借鉴。关键词:。1)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1、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刚刚迈进社会主义门槛的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人均民收入仅为142元。全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大多数人还在为吃饭问题而奔忙。而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占的比重少,农业和手工业占的比重大,%o生产力布局也极不合理,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70%在沿海,仅有30%在内地。我国国家建设形势严峻。2、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发生了改变。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明确宣布: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3、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构成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无论从具体的制度上看,还是从运作程序上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还是不成熟、不完善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生活都不很健全,封建主义遗毒和小生产的影响还大量存在,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方面还存在许多弊端。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方法与过程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使农业能够由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经济,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到1956年底,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手工业具有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特点,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把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由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包销产品。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统一
毛概期末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