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从我做起摘要:胡主席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推动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要建设和谐校园。关键词:文明,和谐,校园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突出改革、发展、稳定为主题,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主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升学校文明程度和师生现代文化素质为目的,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站在新起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低重心地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学校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二、目标任务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及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际,全面把握、形成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格局、新机制,抓住重点,形成特色;抓住载体,全体参与;抓出成效,提高效益,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努力实现党的建设、思想道德、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学风校风、校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校园文化、校容校貌、治安保卫、后勤保障等十个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形成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三、重点工作 1、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文明铸就和谐"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继续广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级部"、"文明科室"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同时,把文明创建与和谐创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突出和谐文化内涵,调整创建思路,充实创建内容,打造和谐教育。组织动员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形成人人崇尚文明和谐、追求文明和谐、维护文明和谐、促进文明和谐的生动局面,整体提升学校的文明形象和文化育人效果。 2、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按照重在实践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精心组织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积极营造落实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良好氛围,广泛发动师生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同时,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根本,继续深入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八荣八耻"要求有机融入师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师生现代文明素质和学校文明程度的提高。 3、以落实工作措施,完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探究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启蒙、引导、示范教育作用和文明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影响、带动作用,整体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4、以完善工作机制、体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切实加强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和强大合力。同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检查评比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榜样示范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等有效运行机制,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从我做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