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伪造了冯承素摹《兰亭序》(下)[权威资料]谁伪造了冯承素摹《兰亭序》(下)在2008年12月刊的鉴宝杂志中,我们论述了当今传世的冯承素摹《兰亭序》,其实是一本赝品,被中国文物界和书画界误传多年。那么,到底是谁创造了这件伪作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探讨。1两帖字迹如前所述,冯摹本是据丰刻本同一母本摹出的,只不过冯摹本笔墨逊于丰刻本。两帖卷首同样位置同有明王济“王济赏鉴过物”。卷后同有宋许将两行题和吴生(吴炳)、士行(张绅)等印章。(见图1、图3)2冯摹本上明李廷相1526年3月在金陵所题跋称:“兰亭石刻往往人间见之,余家亦藏有善本,至于唐摹真迹则仅见此耳。存礼考功(丰坊字存礼。考功为其职务)偶出示为题其后而归之。”此跋说明1526年3月冯摹本是丰坊之物。也就是说,冯摹本和丰刻本都出自丰坊一人之手。3冯摹本上1577年7月曾作过乌镇训导的文嘉在跋中称:“嘉靖初,丰考功存礼尝手摹使章正甫刻石于乌镇王氏,然予未见真迹。„„今子京项君(项元汴)以重价购于王氏,遂令人持至吴中索余题语。”文嘉题此跋时丰坊已过世14年,丰坊是其父文徵明的朋友,并且二人同时进退宫廷,且文嘉仅小丰坊9岁,又是乌镇的文化官员,因此他记述的这件事不会错。此冯摹本“嘉靖初”不知怎么从丰坊手转到乌镇王济家,奇怪的是丰坊又在王济家临摹了此本,还请章正甫刊石携回(两地相距200左右公里)。但文嘉当时没见过冯摹本和丰坊在王济家摹的真迹。直到1577年王济(1540年过世)的后人将此本卖给项元汴,项请他题跋时才见到此冯摹本。4目前天一阁确存两块丰坊摹刻的兰亭,一块神龙兰亭(即丰刻本)陈列在室内,一块“嘉靖五年八月十日丰坊临”的嵌在天一阁外前壁上。按文跋的“嘉靖初”,即应是嵌在前壁的石刻,按理此兰亭应当是丰坊摹原属自己下冯摹本一等的神龙帖。可是笔者看到这块石刻的字迹却是与神龙字体相异的定武本。(图2丰坊临定武石刻,附吴炳定武帖)定武石刻是宋在定州所获,传为唐按欧阳询摹兰亭所刻。神龙本是卷首。钤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半印的兰亭。两帖非一人所摹,字迹精神相异。现举卷前、中、后三字为例,见附图:但前壁上的定武帖尾应有的许将两行题和吴炳、张绅等印章却没有,相反的却刻在室内的丰刻本之尾。(图3,丰刻本许将题吴炳印)并且,丰刻本右下角与冯摹本相同位置刻有“王济赏鉴过物”印,说明丰坊嘉靖初在王济家摹的应是丰刻本(不摹不知其印和位置)。可是,前文已述丰刻本与冯摹本同出一母本,其精神不但不下冯摹本一等却反高他一筹,绝不是摹于冯摹本。文嘉跋记述的清楚,丰坊是在乌镇王济家摹刻的,王济不可能把宝帖借给丰坊拿到南京请李廷相题跋,之后让丰坊摹刻。而且,果真丰坊摹了冯摹本,丰刻本应该下冯摹本一等而不可能反高他一筹。如果,假设他摹刻的是另一神龙本,其右下角怎么会出现“王济赏鉴过物”之印?冯摹本上的王济的印是红印是真的,足以证明此帖是由丰坊手转给王济之后丰临摹的,并且此中有鬼。但是不论有何鬼,都可以说明伪造冯摹本拆剩下的神龙和定武两个光杆帖今天在天一阁都找到了下落。并且两石刻也同样是定武、神龙相混的。5冯摹本原乃丰坊之物,作为一名书法家,且是朝官,在帖上应有题跋或印记,可是丰坊在上面却没留任何痕迹,只是在卷前押了一枚世人少知的“神品”印。而相反在他摹刻的丰刻本尾却专刻一排自己的九枚印章。以上从冯摹、丰刻两帖,李、文两跋,天一阁丰刻两石综合
谁伪造了冯承素摹《兰亭序》(下)[权威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