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学——《分子核医学》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分子核医学》执教教师:XXX概述我国核医学发展史第一阶段:开创时期(1956-1957)办培训班成立首个同位素研究室第二阶段:推广时期(1958-1971)临床应用生产国产核素第三阶段:提高时期(1972-迄今)1972“全国原子医学专题经验交流会”独立的核医学科90年代初:提出分子影像学、分子核医学、核分子影像学等新概念1992年:美国能源部于主持召开了一次分子核医学学术研讨会。1995年:美国《核医学杂志》发表了“分子核医学增刊”。2002年8月:美国分子影像学学会成立 分子影像学是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影像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目前最高层次的显像技术。它综合了数学、计算机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和现代药学的最新成果,能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地反映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分子水平的生理情况和病理变化结果,达到无创性、动态性、功能性和代谢性显像的目的。核分子影像学(核医学分子影像学)是目前最成熟的分子影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可定量、以及动物实验结果直接推及至临床等优点。按研究领域不同,可分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新药研究三大分支。在临床研究中,主要应用核分子探针对肿瘤和神经系统等疾病进行分子水平的诊断和研究。在基础研究中应用广泛,如评价内源性基因或整入基因的转录与翻译;评价底物的合成、代谢与转运;评价细胞间配体受体反应等。在药物研究中,为各种新药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能直接在活体实验动物或动物模型上对药物分子进行动态、连续、重复地观察。第一节 分子核医学的 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分子识别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选择性相互作用,是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分子核医学的理论基础是分子识别理论。一、分子识别论和靶分子1、受体与配体的分子识别受体研究涉及到细胞之间、细胞与其它分子之间的识别、信息传导及细胞生理或病理反应等基本的生命现象。2、、酶与底物的分子识别 酶是一类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蛋白质,它与底物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底物分子只能结合在酶活性中心的特异的结合部位才能发生作用。一个酶分子可与多个底物作用,放大信号,利于检测及其微量的酶。多位于胞内(金属蛋白酶位于胞外),需要能快速扩散或转运机制(与受体不同)。

医学——《分子核医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2.24 MB
  • 时间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