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湖春秋蜒螺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蜒螺地,因状如蜒螺而得名,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不信,你看:一船渔歌白鹭飞,半湖春秋蜒螺地。从黄梅县下新镇政府出发,开车沿着新修的幸福景观大道一路前行,不到20分钟就到了南临大源湖的蜒螺地村。这里,通组公路四通八达,房屋鳞次栉比。翻阅史料,在清代,蜒螺地就属于黄梅36镇水镇之一的上沿镇(今长岭一带)。那时候的蜒螺地村不叫现在的名字,是由当时的长溪中村、东村、南村组成。解放后属独山区蜒地大队、蜒螺地大队,长岭乡蜒螺地村,现属下新镇蜒螺地村。这里是丘陵与湖区结合部,辖14个村民小组,564户、2380人,耕地面积3859亩,可利用水面2000余亩。农作物主要是种养水稻、棉花、红苕。很多人认为,蜒螺地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丘陵与湖区结合的小村子,既没有什么独特的风景,更没有出什么大名人。但历史的长河里,九江王英布、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黄梅卢姓的始祖却和蜒螺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楚汉相争时,九江王英布,力大无比,作战勇敢,为了追赶在湖上坐船逃跑的楚军,一个人驾着船,只用八桨,就从湖的一端划到了对岸。当场就干掉了上百人,因此蜒螺地的湖边就有了一个叫八桨干的地方。蜒螺地的黎姓和黎元洪有关,这个曾经的民国大总统,“祖籍原系安徽宿松,自祖父起即经商湖北,遂入黄陂籍”。宿松黎氏(包括湖北黄梅薪春浠水,安徽潜山,太湖的部分)据《黎氏宗谱》载:贵四公字均德;号燮亭,江西府清江县平常街人,以明洪武二年奉诏携侄受九同迁黄梅县新城乡上沿镇八汉润王母山前,土名蜒螺地居住,由是广创水陆产业,留给后人,又迁宿松县城内东厢通济桥西居住,地名黎家河,亦广创城乡基业。从这段历史看出,黎元洪的祖先是从湖北黄梅的蜒螺地迁到安徽宿松,然后迁徙到湖北黄陂的。黄梅卢姓的始祖万一,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携二子重二重六,由松滋出发,顺江东下,来至黄梅县,在上沿镇蜒螺地筑退居书屋,又于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由蜒螺地迁居垅坪山,始开垅坪山卢氏基业。蜒螺地村,有山、有水、有林,有地。近年来,该村依托山水资源,走强村富民路。围绕“山、水”大做文章,变资源潜力为发展优势,拓宽发展路径。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盘活山林资源增收入。不仅让荒山变成了青山,而且使村级集体经济“扭亏为盈”。引资改造了低产湖田,培植支柱产业兴财源。该村将千亩低洼田进行虾稻连作,可让群众增收30多万元。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安排11户贫困户打零工,每人每天可以增加150元收入。 201
半湖春秋蜒螺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